第8章 远方来信(1/3)
半年以后,当许莎在电视里看到中国科学院院士,新能源专家黄靖梓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忆及今天晚上,她有种奇妙的惺惺相惜感,仿佛自己都被院士加持了。
她记得,电视荧幕上的记者留着一头干练的短发,满脸的忧国忧民,咄咄逼人地问道:“我们为什么要坚持按照人均排放量来设定碳排放总量上限目标呢?我们可是人口大国,这样一来,我们的碳排放总量岂不是一个天量数字?我们的地球家园能承受吗?我们难道不应该有一些大国担当吗?”
黄靖梓院士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冷冷地反问道:“那我问你,中国人是不是人?”
在后续的采访中,黄院士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排放权就是发展权。
“现在的发达国家是为什么发达的?因为他们经历了完整的工业革命,发展了一整套现代工业体系,毫无疑问,包括我们在内,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或早或晚要经历这样的阶段在现有科技水平下,发展工业就意味着要增加排放,如果限制排放,就限制了工业发展,就永远只能做发展中国家”
“打着环保和控制碳排放的幌子,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让发展中国家永远成为廉价劳动力的提供者和工业产品的倾销地,这才是发达国家提交给ip减排方案背后所隐藏的真正目的。”
当然,在半年前的这个晚上,许莎也好,拉杰和苏菲也罢,又或者那几个来自英法美名校的同学,都没有这样的认知与思想深度,更缺乏足够的社会阅历。
尽管观点不同,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他们的相似点更多。
他们都是各自国家顶尖学府的天之骄子,也都有幸被选中参加这次的高规格会议,每个人无论立场如何,动机无疑都是好的。
毕竟都是20出头的年轻人,过去取得的成绩已经远超同龄人,又拥有这样顶级的开拓视野的机会。
他们就如同朝阳初升时站在山巅,一边俯视脚下的万千美景,一边眺望远方的无限可能。
放眼望去,这片土地,这个星球便是他们的家园,是他们未来大施身手,大展宏图的应许之地,他们没有理由不去保护她。
他们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所以,你来我往了几句之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