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嗯,这里是“寻常小味” 5(1/2)
5
落地窗透来温暖的阳光,一两点碎影浮动在地面桌上。
向老总任瑞华汇报完《亲爱的墙绘师》项目进占进度后,沐川见他仍然眉头紧锁,便关切地多问了一句。
任瑞华便忍不住向沐川吐槽了一通。几句话下来,沐川算是听明白了。公司的一个叫李鸿的投资总监,做了一个资管计划,由瑞华资本来作劣后方,合作方来负责补仓。但因为对方资力不够,现如今信托和银行便追着瑞华补仓。
沐川一边说出一个解决方案,一边在心里酝酿稍后安慰李鸿的话。
别的不说,沐川决定进入风投这个行业,是因为李鸿,两三年来业务提升极快,也是因为李鸿肯一手一脚地带他。
当年,沐川主修的是文化产业管理,毕业后很自然地进了文化事业单位。结果,呆了半年下来,沐川觉得没劲,此时又机缘巧合地认识了李鸿,便辞职捡起了自己的另一个学历——金融。
两三月后,沐川应聘瑞华资本,从分析师做起,没多久就开了单,两年后就晋升为投资经理。几年做下来,沐川越来越喜欢这份职业。
记忆犹新的是,一个做奶啤的厂家需要融资。在被多家投资公司拒绝之后,沐川竟然帮他挖掘到了卖点,扩大了生产规模。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们投资人的价值,就是帮他们实现梦想。既要为他们提供资金,还要以远见和专长去引领。”李鸿如是说。
对此,沐川深以为然。在成功操盘两三个项目后,沐川发挥专长,积极地在影视文化行业中挖掘有潜力的作品,还拉着临近工位的赵兴一块做项目。最后,沐川在众多项目中,选择了康捷导演的“亲爱的”三部曲短剧项目。
谈下来项目后,李鸿对沐川的眼光十分欣赏,问及原因,沐川便说:“李老师以前教过我说,要赌赛手,而不是赛手所骑的马。我把几位导演的作品,都研究了一遍,发现康导的团队水平最高。”
沐川深知,没有李鸿带他,他也不会成长得如此之快。所以,为何眼光、水平远高于他的老师,会出现不应该出现的问题呢?
回到办公桌前,沐川拨了好几次电话,才找到李鸿。沐川下班之后,径直去了医院。原来,李鸿近期一直心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