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3/3)
的一帮顶级的物理和数学家们的支持。
另外,我需要两方面的配合,一方面是军方的工程兵部队,另外一方面的工程院的人手负责设备安装和调试。
至于后勤工作,希望您能安排人手负责一下,毕竟好几百上千号人需要人吃马嚼的。”陈仲策不疾不徐地朝翟老汇报道。
见翟老没有什么动作陈仲策继续说下去。
“翟老,为了提升我们工程的进度和效率,我打算让这三个工作组同时开工。
首先,需要成立一个理论工作组,由燕都大学程文轶和科大太阳岛负责人宋桢负责,做理论计算和模拟。具体理论工作组的成员名单,我这两天已经拟好了,只等您审查完以后就可以安排他们的工作了。
接着,需要由工程院院长陶辰院士和九院院长王甘来负责调集负责工程设备的人员带着仪器集结过来。人员名单我也同样拟好了,等您审查以后我来安排他们的工作。还有需要的仪器,我也大致有了明细,一会儿把清单写给您过目。
最后,第三部分的人员我不是很熟悉,工程兵方面可能需要翟老您来协调。施工的要求还有设计参数我也准备好了,一会儿给您过目。
后勤方面的工作,我不是很懂,就得麻烦翟老您费心了。”
陈仲策几乎是没有任何停顿,一口气说了将近二十多分钟,把自己的计划安排跟翟老做了一个汇报。
翟老开始还在抽烟,等陈仲策把施工标准交给他的时候,他一把掐灭自己的烟头,非常严肃地看着陈仲策递过来的材料。
在陈仲策说完了以后,翟老征在原地,久久没有出声。
陈仲策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试探性地问道:“翟老,怎么了?我说错了什么吗?”
翟老如梦初醒。
“很好,太好了!一点没有问题,你这个小娃娃给我一个惊喜啊!”翟老放声大笑道。
陈仲策刚刚汇报的条理之清晰,思路之缜密,甚至于人员名单和计划安排都做了出来,简直不像是一个初出茅庐年轻人,倒像是主持过无数重大科研项目的资深负责人。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陈仲策刚刚的表现的话,那就是:成竹在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