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黄沙漫漫是喀什(一)(1/3)
再次见到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拜海提江忍不住回忆起四年前,在省属师范大学“高校教师驻村扶贫工作招募会”上,刚入职历史学院的年轻教师在会上发表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慷慨演讲,瞬间打动了在场众人的同时,也赢得了浪潮般的掌声。
拜海提江至今都记得那名年轻教师慷慨激昂地说道:“生逢其时,这是我们的选择!去南疆,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扎根基层,正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
那位年轻教师说得很真诚,眼里满是坚定与希望之光,这让拜海提江深深记住了他的名字:徐超。
会议后不久,徐超便被党组织选中,派遣至汉莎一处沙漠搬迁村任第一书记。此后几年,拜海提江便鲜少听到徐超的消息,唯一一次,还是在半年前的工作总结会上,听到葛祥书记表扬徐超在南疆驻村所做的各种工作,并祝贺徐超因成绩斐然,挂职到县扶贫办任副主任。
拜海提江这么想着,顺手打开徐超的消息框,原来是约自己晚上吃饭见一面。
想来惭愧,自己临出发前还计划着到达汉莎后,就同徐超联系。
一来作为前辈,自己理应代表学院看望这位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年轻教师,二来从公事上,在“三位一体扶贫支教”模式下,自己也需要同徐超在工作上有所交流,带领工作队成员将汉莎城建设得更好。
但如今因琐事缠身,拜海提江不慎将这事抛之脑后,还是今天徐超发来消息后,自己才重新忆起。
想到这,他重新戴上眼镜,在手机屏幕上缓缓敲出一行字……
拜海提江利用下午的时间,将这两周的所见所闻写成报告,发送至师大党委组织部的公共邮箱里。
处理妥当后,他才不紧不慢地走出校门,打车来到老城区一家老字号烤肉店里。
踏进门,拜海提江环视了一圈,只见里边临窗的座位上坐着一位正在翻阅菜单的年轻人,正是两年未见的徐超
“拜主席,您来了。”徐超一抬头望见拜海提江走进来,笑着打招呼的同时,忙起身挪椅子。
“不用,不用,客气啥噻。”拜海提江忙伸手阻拦,“倒是我这个老同志得给你先赔个不是嘛,来汉莎两周了噻,都没有联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