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吃枣(2/4)
屁股刚坐在椅子上,一个名叫许湛的年轻下属前来拜见,说自己有主意抓住私盐贩子。
林尚书将人请了进来,许湛先是问道:“大人,我们的搜捕计划屡屡不成功,会不会是这中间,出了细作?”
林尚书的眉头皱起:“应该没有。”
按理说,每次抓捕私盐贩子的时候,都被对方提前躲避,正常人首要想到的,可能就是自己方内部出了奸细,提前将抓捕细节透露给了犯人。
可林尚书不会,第一时间否定了这个想法。不是因为他相信在自己的领导下,整个刑部变成了铁桶一个,没有下属能背叛他。
而是按以往多年的追捕经验来看,刑部破案的概率本就很低。每年百姓递交过来的案子,贼人能够抓捕到百分之十就算不错了。
剩下的大多数是一直拖着,迟迟结不了案,许多百姓来了刑部,一件案子审理个两三年时间都习以为常。最后往往是上告人自己都受不了了,不再关注这件案子。
而如果碰到特别重要,朝廷非常重视的案子,刑部尚书会选择把案子及时移交出去,给到大理寺和京兆尹处理。
这次私盐贩子的案件,就是没移交成功。
所以,在林尚书的眼里,不存在奸细不奸细一事,私盐贩子这么大一个团体,抓不住才正常。
林尚书:“私盐贩子太过狡猾,以我们刑部的能力,很为难。”
许湛内心吐血,想说您老人家可说话可真是直接,一张口就否定了刑部的能力。
许湛是有几分本事的,从小就喜欢行侦断案,十六岁的时候,帮着本地县令连破了好几桩答案。
当初刚入刑部任职的时候,也是抱着大显身手的想法,甚至心里给自己定了规划,五年之内,要在刑部崭露头角,让大齐百姓人人都知道他,
甚至暗搓搓的给自己起了几个绰号,以自己的本事,完全可以耽的起“神捕”,“神探”这种名声了。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的那些想法是有多么的可笑,
刑部好像并不在意案子能不能破了,他们按照每起案子的麻烦程度划分等级,和上告者收取一定的好处,再决定案子的最终“审判结果”。
许湛印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