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陆铮(2/4)
作了也照卷不误,分配工作的那五年,她就已经在学校小有名气了。
到了京市虽说是从零开始,但她初生牛犊不怕虎,不怕拦路虎多,就怕前面没目标。
努力改进教学方式,积极备课,努力提升自己,一步步做到最优秀。
这也是后来她能买房的底气。
再当老师胡湘没什么意见,可离教培行业萌芽还远着呢。
即便她知道市场前景,现在的社会条件还不足以支撑她创业,更别提做大做强了。
再等几年吧,等独生子女政策贯彻得更加彻底,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家长重视教育,她才好去让他们卷。
现在么,她还是先想想怎么摆脱穷光蛋的身份吧。
市里不能骑自行车,但有班车会到这里来,坐车就去行。
本来胡湘想着,实在不行,到市里来摆个小地摊也行,结果上市里一看,街道上半个摆小摊的都没见着。
胡湘琢磨了下,觉得现在还是太早了。
虽然她不是教历史的,但这会才七九年呢,知青们回城不久,估计还等着街道单位给解决工作,拉不下脸去摆小摊。
要知道,就是再过十年,去当个体户,照样被说不务正业。
不过少不是没有,胡湘转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在公园旁边找到个茶水摊,还搭着卖瓜子花生。
茶叶水一分钱,不够随便续,报纸包的小包瓜子和花生,都是三分钱一包,一包也就一小把的样子。
胡湘坐那里,要了茶水和瓜子,就观察起来。
别说,人流量还是挺大的,不过消费的主要是年轻的男女,哪怕是带孩子的家长,都不大舍得花这个钱。
估摸下来,一个下午,应该有四块多的收入。
不要小看这四块多的收入,这时候一个工人,普遍月收入也就三四十左右。
当然茶水摊不是天天有这样的生意,这里头还要划掉各项成本。
但依然相当可观。
胡湘心里有点蠢蠢欲动,找工作不如干个体啊。
主要是现在到处都是包分配,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过硬的关系,根本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不过这搞个体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