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3)生死约定(2/5)
苦也只能自己品尝。
刘世雨在猫儿洞潮湿环境中是为国家服务,与她何干?
不过陆呦呦毕竟有文化,那条理由有点牵强,也有点龌龊,曾经潘汉年说:“他本人有把握能扛得住敌方的任何酷刑,因为他的信念支撑着他,不怕酷刑,但是有了孩子,可能就有了软肋,孩子是无辜的,一个书香门第出生的潘汉年在苏联做了绝育手术。”
一个十八岁的毛头小伙,在000高地三号哨位,有性命之忧,负个小伤侥幸,当时就没有想到孩子是夫妻感情的润滑剂。
不生孩子就这条理由,就够刘世雨喝一壶,再说他执意辞去公职,家庭收入无法保障,这就是理由……
但她还是忍住了,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她也辞去教师公职,戳脊梁骨活在人们的白眼中,她陪伴刘世雨一起来到金城市,开饭馆维持生计。
刘记卤面馆停业了,今年的房租已到期,租客在催收房租。
陆呦呦苦苦哀求,宽限几日,待丈夫回来,欠费补交。
“刘世雨怎么还不回来?”
负债的滋味不好受,时时刻刻都要面临催收的恐吓,受尽身边人的白眼和嘲笑,连腰杆都挺不直,真是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可是又来了一件烦心事,丈夫为战友金忠的事,耽搁了生意。
陆呦呦感叹:“人啊,活着就是那么艰难。人到中年还活的不如一条狗。”
刘世雨似乎就是一条流浪狗,他忘记自己还开着一个刘记卤面馆,餐厅生意不挣钱就是赔钱,水、电、暖、房租最基本的开支一年下来费用也不少,还得养家糊口。
生活就是很多事情做了也后悔,不做也后悔,十五年前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青年才俊,曾经和金忠在000高地为伴。
造化弄人如今金忠还没有安放,他一落千丈。
十五年前他和金忠都在回避一个抉择,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些困难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有些事情是不得不咽下去。
有一个抉择就是如果在哀牢山牺牲了,是埋在西南陵园?还是回到家乡?
当a军军长视察a师417团四连时,戈壁籍的战友金忠首先表达这个讳莫如深的观点:“军长我们要活着回到家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