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什么是四大(2/4)
而佛教认为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为地水火风,哪种说法才是正确的?
《封神演义》中,
有一段说广成子三谒碧游宫之后,通天教主又被截教弟子蛊惑。
觉得广成子是侮辱了他,侮辱了整个截教,他十分愤怒。
便摆下了天下第一杀阵诛仙阵!
但结果诛仙阵被破了,通天教主又摆下了万仙阵想要报仇。
可结果万仙阵也被破了!
通天教主愈发的恼怒,几乎就要失去了理智。
自言自语说道,今番失利,再有何颜掌碧游宫大教?
左右是一不做二不休,
如今回宫再立地水火风,换过世界罢。
这里说的地水火风就是指世界。
实际上,地水火风的说法,最早是来源于古印度,当然佛教起于印度。
后来经佛教加以改造,也就是常说的四大。
世间一切物体的本质及现象都是无时不刻的在变动。
同时也是互相障碍的,凡有变碍的东西。
就叫做色法,也是常说的物质。
四大元素各有特性,地指的是坚劲的体性。
水指的是流湿体性。
火是温热的体性。
风是轻动的体性。
因为一切物质都依四大种所造,无一物而非四大所造。
地能持世界,水能摄世界,火能熟世界,风能长世界,故我们就叫四大。
地水火风是宇宙世界生依立持养之因,也因而产生了世界的种种差别象,故叫做四大种。
任何物质,哪怕小到原子、电子、质子、介子、光子都离不开这四大种。
比如,一个原子,都有它特有的特性,它特有的体性。
就叫土,它含正电,含有能量,就是火,
它的流湿性就是水,它轻动的体性,就是风。
形形色色的世界,都是因地水火风这四大种而生起。
也因这四大种而转依与随转,也因这四大种而住持与长养。
由于四大的和合,而有诸般的体相,称之为色。
如果四大失调,便将成为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