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你得考虑自己的后路(2/3)
难道她身上的营养,全部都集中在了那个地方?
无奈的摇了摇头:“行吧,感谢啊,那我过两天再来。”
“如果能够快尽量快,我家这位每天被勒的挺难受的。”
宋静点了点头:“嗯嗯好,两天之内,我让裁缝师傅抓紧做。”
“成吧。”
马玉林于是别开了这个话题,开始和小妹子聊了起来。
还是上次聊天的那个状态。
供销社看上去生意还挺好,其实已经大不如前。
因为国家已经允许农产品自由流通了,外边很多农民可以把自家多余的产品拿出来卖。
有些农民嫌麻烦,票都不要。
这种方便让他们的生意特别好,一下抢走了供销社不少的生意。
而供销社上上下下几十号人在混日子,这点生意根本支撑不下去。
县里给的补贴也越来越少,导致了他们工资经常被拖欠。
宋静讲了很多后,偷偷的抱怨了句:“其实我真不喜欢这里面的氛围,死气沉沉的。”
“有很多老古板,明明只是一个售货员,但却总喜欢装出一副“领导干部”的姿态。”
“我来这里上班快一个月了,但和他们根本说不上几句话。”
马玉林已经走到了门口,回头问了句:“那为何你还在这里待着?”
宋静很是无奈,愁眉苦脸的望着外面的街道:“还不是我爸嘛,老古板一个。”
“总说这是国家饭,铁饭碗,不让我丢。”
“我真想回省城里啊,你看我省城里的那些同学,他们要么已经重新参加高考上大学了。”
“要么就是自己在家里支持下,做起了一些小生意,一个个都比我过得好。”
马玉林这才明白这小妹子思想为啥这么开放了。
原来是在长洲读过书的。
见识广,接收的新鲜事物多,自然受不了这偏远小山镇里的死气沉沉,顽固不化。
想了想说:“小阳村的创金竹席厂,你可听说过?”
“那个工厂啊,听说过,我听说他们搞的风风火火的,是他们小阳村村办的,怎么了?”
1980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