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白鹿弓藏香囊裂,宁王曲咽剑南舟(4/5)
诞下第十八子,殿中弥漫着血与乳香交织的甜腥。
“你该庆幸生在帝王家。”
帝王忽然疲惫地挥手,金丝护甲在烛火下泛着冷光,“若是寻常百姓,此刻你早该浸了猪笼。”
他拾起吐蕃国书抖了抖,血红的“和亲”二字像道裂开的伤口,“滚去剑南道戍边,明日启程。”
李琩的银刀当啷落地。他望着父亲鬓角新生的白发,恍惚看见母亲临终前翕动的嘴唇。
此刻殿外传来《雨霖铃》曲调,是玉环在太真宫开始抄写道经了。
“儿臣……领旨。”
他俯身叩首时,一滴泪砸在青砖缝里。
恍惚间听见十四岁那年的鹿鸣,白鹿跃入林间时,父亲在他身后轻叹:“皇家猎场里,最要不得的就是心软。”
殿门轰然关闭的刹那,李隆基扯断一串冕旒玉藻。翡翠珠子滚进药汁里,像无数只死不瞑目的眼睛。
他展开杨玉环昨夜献上的《霓裳羽衣谱》,发现谱边竟有武惠妃惯用的合欢花胭脂印。
雨更急了。
三更梆子响时,玉环正在收拾妆奁。李琩看着她把双鸾衔绶铜镜收进锦匣,突然握住她卸到一半的翡翠耳珰。
“我们逃吧。”
他说,“去蜀中,去岭南……”
玉环的眼泪滴在他手背,比温泉宫的地龙还烫:“王爷可听过宁王笛的故事?”
窗外传来羽林卫换岗的脚步声,铁甲相撞的声响惊起寒鸦。
十年前宁王李宪让出太子之位时,李琩曾在宴会上听他吹奏《折柳曲》。
此刻他才听懂那笛声里的苍凉——大明宫的每一块砖石都浸着没能流出的血。
次日清晨,玉环换上道袍的模样像个拙劣的玩笑。
李琩站在太真宫前的银杏树下,看着父亲赐下的“太真”二字金匾在朝阳下刺目。
玉环最后一次为他整理衣襟,指尖残留着沉水香的气息:“妾今日始知,为何惠妃娘娘临终时要死死攥着那个香囊。”
秋祭大典那日,李琩在丹凤门外听见《霓裳羽衣曲》。
玉环穿着孔雀翎织就的道袍,在祭坛上旋身时,他看见她腰间系着母亲留下的鎏金香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