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平安萝卜(4/5)
,我知道。”
那北地的汉子冲她一笑,“你顾好自己,不早了,我这就赶紧走了。”
说完了话,便掩紧了门走了。
小七兀然坐着,也不知坐了多久,起身推门,看见公子许瞻立在正堂廊下,正朝着此处看来。顶点小说
也不知立了有多久,也不知看了有多久,只知那厚厚的裘皮大氅上落满了皑白的雪。
隔着雪幕,她避开了那人的目光,仓皇回了耳房。
就如何安置处理战俘和百姓,军中两派尖锐对峙。
一派主张屠城。该派系主要代表人物为主战的将军,其认为大军攻破城池,最首要的应是接管城防,稳定人心,因而不问老幼妍丑、贫富逆顺,皆应诛之,略不少恕。
其理由有四。
一来燕军深入楚国腹地,人多粮少,必须掠夺兵马财帛,以战养战,为大军南下征战提供给养。
二为施加压力,威慑敌人,迫使楚人尽早投降。
三为降低风险,便于控制城池和战后管理,以免被城中楚人掣肘。
四为屠戮人口,削弱敌方,历来征战无不是为了掠夺土地、城池和人口,屠了城便是消灭了楚国的战争潜力,为何不屠?
凿凿有据,井井有法。
(“齐师败走晋追,遂围临淄,尽烧屠其郭中”,公元前557年,晋国攻打齐国,齐国战败,晋军包围临淄并大肆屠杀城中百姓,是史料中最早的屠城记载。而在秦汉三国的屠城高发期明显集中于政权更替时期,据统计,秦汉四百余年,发生的屠城总计42次,约50座城池被屠)
另一派主张妥善安抚,将楚人收为己用。该派主要代表人物为公子帐前幕僚,其认为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而屠城必将使公子尽失楚地民心,亦必驱迫本已归降的城中楚人发起武装暴动,进而迫使燕国大军留下维持治安,牵掣大军南下。(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出自《荀子·议兵篇》,意为兼并别国领土容易,但凝聚吸收很难)
听闻这两派针锋相对,从渡江之后便始终争论不休,但自南下以来,公子许瞻并不曾屠城。
听说他的政策是,顺刃者生,逆刃者死,奔命者贡。
(出自《荀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