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匆匆那些年(上)(5/6)
经济或者财政压力,不如说是道德压力。
可以说,皇帝派出的经济类太监品种十分丰富,听说这里有矿就派人去开矿,听说这里有某某物产就派人去收物产税。
全天下的人都反对皇帝直接派太监直接到各地搞经济,最后压力全都在于慎行这户部尚书身上了。
有清流党人直接指责于尚书说:“巨珰出领矿税,虐民凿利,大司徒不能辅导,致使刑余之人播恶。”
言外之意就是,于尚书你干不了就辞职吧,别挡路。清流势力占了两个户部侍郎,一直没地方升!
于尚书没奈何,又不想辞官以避人言,上疏劝阻万历皇帝说:
“前有乐浪铜山,后有苏杭织造,皆可坐得巨利,何必再派矿监税监四出扰民?”
万历皇帝看完之后,留中不发。
反正在皇长子出阁讲学后,朝廷在国本问题上又暂时消停了下来。
而后朝廷确实没大事,不过首辅赵志皋幼子返回浙江老家,路过苏州拜见林泰来时,带来了赵首辅的口信说“三辅张位结党成势”。
林泰来给赵志皋写信回复说:“自有天收,随他去吧。”
万历二十三年对林泰来还有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就是妻子的兄长们守制结束。
原户部尚书王之垣已经六十八岁高龄,不想再出山折腾了,就此留在老家教导后辈子孙。
原按察副使署苏州府王之猷正值壮年,而且资历攒够了,直接被起复为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兼漕运总督。
等万历二十三年过去,乐浪铜山和江南海贸这两大项,给万历皇帝内库带来了三十万两白银收入,占到当年内库现银收入五分之一。
再对比另一边,派出的十几个矿监税监大肆兴师动众之后,最后拢共献上几万两银子,万历皇帝又一次陷入了沉默。
而后皇帝下旨,将兵部通信司从兵部剥离出来,成为独立衙署。
并且主官提升到四品,改名为通信使,首任通信使王之都。
时间到了万历二十四年,朝廷依然平稳,不过在西南贵州地方,播州宣慰司土司杨应龙肆虐苗地。
久不在朝廷指手画脚的带方侯、翰林院侍读学士、通信司江南行司通信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