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2章 诏令立斩(5/8)
在太子建成东征时,献平王世充策,被建成选入东宫任职。贞观后,外放万泉县丞,当时他做了一件惊动天子的事。
万泉县关着十几个轻罪囚犯,恰逢干旱的春末下了及时雨,唐临就禀告县令放这些囚犯回家补耕,县令当然不可能同意这种不合理的请示,结果唐临说出了事全由他负责,
县令干脆就称病,让唐临来代替他,唐临也当仁不让,把囚犯全放回家补耕庄稼,跟他们约定地种完了就回来继续服刑。
事后,这些囚犯还真一个不少的都回来了,这事传到朝廷,李世民都为之惊叹,于是提拔为御史,唐临名传天下。
他做御史,奉使岭外,弹劾宗室、交州刺史李道彦等申叩冤系三千余人。
现在唐临是检校吏部侍郎,也是要职。
因他以前在司法界的那些表现,武怀玉让张行成、许敬宗推荐唐临为大理寺卿,也是深符皇帝心意,而武怀玉这个安排也有深意,三法司肯定得安插自己的人。
借此机会,把唐临、裴行俭安排为大理寺卿、少卿,下一步,唐临就可以运作为御史大夫。
武怀玉不党争,并不代表他会怕党争。
长孙无忌嚣张跋扈,想要开战,那也没有畏惧躲避的必要。
“其实要想在朝堂立足,先做好两件事,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
这其实就是党争,先要结党,尽量拉拢盟友,然后打击对手,还得想办法分化敌人。
所以历朝历代,朝堂中枢,其实都是拉帮结派,各种派系山头,根本不是啥稀奇事,不这样做,你都站不稳。
而只要臣子的朋党势力不是太大,不一家独大,能够达成多方平衡,皇帝一般也是默许的。
而一个优秀的党首,他除了拉拢更多朋友,把敌人搞的少少的外,他还一定得手握实权,能够做事,否则也不过是个营营苟苟的政客罢了。
“结盟、斗争,这两件事要做好,更要分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哪些敌人又是可以拉拢为朋友的。”
结盟这块,不仅仅是拉拢志同道合的人,也是可以把一些敌人,用共同的利益联合起来,或是暂时的联合,
甚至是欺骗。
那些政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