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敢于担当(4/5)
的状况;另一方面,这个鞋类成品市场也是一个零售市场,我们本地居民可以到这里买我们本地货,价格肯定比那些大商场便宜实惠,同时,也把我们一些库存进行了消化,这个市场还可以实现多方共赢呢。”
林日新听莫立新这么一分析,禁不住频频点头,他有时偶尔会和赵向军通个电话,赵向军一直对这个莫立新赞赏有加,今天听他这么一分析,也觉得这个小伙子很有头脑,就说:“嗯,这个小莫老板讲得也很有道理,成品鞋市场应该和我们工厂的前店后厂有所区分,这个市场应该办在城市商业区,要突出我们跃州产品的品牌档次。你今天这个建议我记下了,以后一定想办法把这个成品鞋市场办好,大家还有什么想法吗?”林日新客套地再问一句,想结束今天的座谈会。
“林局长,我还有一个题外话,但也和我们圩江鞋业健康发展有关,可以说吗?”莫立新又插上了话。
“没事,只要和我们区里经济发展有关,你就只管说。”
只见莫立新拿出一张报纸,指着中间版面的一块内容说:“林局长,这是8月9日的《东海日报》,这里刊载了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工商局将5000多双温州产的‘假冒伪劣’皮鞋在杭州武林门广场放火烧了的报道,他们烧的虽然是温州鞋,但这种只追求低价竞争,不讲质量信誉的情况在我们圩江鞋业界同样存在,所以,今天我在这里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也希望林局长和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也提醒我们鞋业界的同行,必须要注重产品质量问题,否则,下次被烧的就有可能是我们跃州皮鞋、圩江皮鞋。”
莫立新的这番话犹如一块石头丢进了水潭,泛起了阵阵波澜。因为圩江鞋业的蓬勃发展,产品质量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很多小厂争着抢订单,拼命杀价,接了单子后为了赚钱或者保本经营,就粗制滥造,甚至出现了“纸板鞋”、“一日鞋”、“晨昏鞋”,虽然没有温州鞋这么臭名远扬,但这些鞋老板都心知肚明,其实圩江鞋的真实质量和温州鞋如出一辙。
林日新也很关注圩江鞋业的产品质量,他听莫立新这么一说,就立刻回应:“小莫老板刚才这个问题讲的很对,圩江鞋业今后能否成为一个优势产业,关键还是要看产品质量,那些意大利皮鞋,就是家族几代人代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