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旧城拆迁(4/6)
自己的房屋年限大概每个平方米交80到100元,就可以分到自己原来居住面积的12倍的新房,这样的政策应该是非常优惠了,新房子卫浴设施齐全,功能布局合理,群众的居住条件可以大大改善。前段时间,我就这样的安置条件,侧面向郭山街道的几位领导沟通了解了一下,大家都觉得这样的条件,居民普遍会接受。而且,我们这个区块改造后,政府还可以拿到几千万的土地有偿使用金,还有各类税费收入。旧房变新房,群众得实惠,旧城变新城,政府有面子,两全其美,一举多得,这绝对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张爱武侃侃而谈。
“爱武区长,那宅前巷鞋业企业怎么安置,有什么具体标准和要求吗?”林日新很关心鞋业基地的事,这也是董少波所关心的,他们都在等待听张爱武的说法。
“关于鞋业基地,我是这么考虑的,我想在西部双阳镇规划一个工业区,第一期先征地1000亩,然后让各企业向我们政府提出自己的大概需求数,政府可以根据企业产值进行考量,确定每家企业用地数,再进行分配划拨。目前的征地成本大概需要一个亿,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也要个把亿,但企业自己必须拿出钱来,工业土地也应该是有偿使用。所以,整个大帐算过来,我们政府非常划算,也不要什么财政投入,宅前巷区块马上改变过去的‘矮、破、旧、脏、乱、差”面貌,而西部马上又多了一个比较现代化的工业基地,真正做到了董书记您说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要‘两不误、两推进’,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圩江干部的工作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
董少波听了张爱武全面系统思路,非常满意,说:“日新区长,我早就说过爱武区长作为市里下来的专业干部,综合能力强,问题考虑全面,你看,这样原来你担心的鞋业基地问题不是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吗?而且,更把我区的鞋业生产条件改善了不少,我们再也不用三天两头担心宅前巷的消防安全了,哎,有时在家里听到消防车‘呜呜’叫的声音,那真是心惊肉跳啊。”
林日新对张爱武提出的鞋业基地整个搬迁方案是满意的,他清楚圩江的鞋业生产条件确实需要改善了。前段时间,他就听刘新国说有老外过来到厂里看企业的生产情况,看车间、看食堂,甚至看厕所,如果这几个地方的环境老外看不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