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斡旋协调(1/6)
林日新到了会议室,只见里面坐着刘新国等四、五个人,每个人的脸色似乎都不太好看。
林日新笑了笑,想缓和一下气氛,问道:“刘会长,今天怎么大家的脾气这么大,碰到什么难事了吗?”
刘新国迟疑了一下,毕竟他很清楚林日新一直对鞋业生产企业的发展很上心,但既然他作为代表过来,他还是要把话说出来,他说:“林区长,我们大家是对这次宅前巷拆迁政策有意见。”
“刘会长,大家对这样的搬迁安置条件还有意见?是不是感到双阳镇离市区比较远,还是给你们供的的价格太高,你们倒是说出来听听。”林日新感到很诧异。
“我们不是对把我们搬迁到双阳工业基地有意见,毕竟,鞋业生产人员聚集,有消防隐患,而且,喷胶工艺还有一定污染,要搬迁到工业区是迟早的事。我们是对原来在宅前巷房子的拆迁安置不满意。”刘新国虽然心里有意见,但他内心还是很尊重林日新的,因此说话语气也还比较平缓。
“噢,刘会长,你慢慢说,什么个政策让你们这么不满意,我会认真分析的。”林日新态度很诚恳。
“林区长,这次宅前巷拆迁是就地安置,这本来很好,但是就是这个铺面安置问题,那些拆迁办说我们工业企业不能安置店面,只能按照普通住宅安置。林区长,您可以算算看,住宅现在市场价大概算每平方1000块吧,而铺面就很值钱了。听说这里的底层铺面打造跃州鞋城,那些房开内部大概定价每平方米8000块,我们每户人家的铺面平均大小算10平方,这个差价就是7、8万啊。您还记得您两年前动员我们搞前店后厂模式吗?我们大部分人家都这么改了,让原来租我们铺面的人离开,开了自己的直销店,这倒好,拆迁办就是不承认这是营业铺面,还有个别几家没改的,现在都在笑话,说什么事都不能相信政府。所以,大家都来找您,您要给我们一个说法呀。”刘新国絮絮叨叨,总算把情况大概说清楚了。
林日新一听,脑门子感到一阵血涌了上来,想到两年前在宅前巷发动鞋业改造前店后厂的模式的场景,也怪自己考虑不周,随便表态,以为工商部门可以包打天下,哪知道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就像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当时自己的工作担当和创新竟然导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