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孙嘉淦、李绂(3/4)
那位乾隆绯闻亲爹陈元龙,在广西巡抚任期内与一众属官共计贪污824700余两白银的陈年大案,便是李绂任广西巡抚期间揪出来的。
陈元龙一个人就直接吞了四分之一,所以也别说这位老兄任期内也兴修水利,干了多少实事。
老爷我贪八十万,拿出十万修桥铺路,就能是好人了?
李绂一生嫉恶如仇、清正廉洁,就连雍正想杀他都揪不出他贪污的证据,只能将其释放。
至于为啥雍正要杀他这个清官,原因就在于李绂不仅与田文镜交恶,还极为敌视雍正的新政。
换言之,田文镜是酷吏,是雍正执行新政,对士绅阶级割肉的那把刀。
李绂虽清正廉洁,但其代表的却是士绅阶级的利益。
历史上,田文镜任河南总管期间,因为对当地用严刑酷法,李绂斥其:“身任封疆,有意蹂践读书人。”
这个时间线,田文镜做的是河南巡抚,但本质做法没变。
然后,李绂忍不住了,结果嘛……直接被雍正一撸到底。
若非朱怡炅在南边闹得挺大,雍正要顾及影响,李绂就要提前上菜市口了。
说起来,朱怡炅还是这李绂的恩人。
而且这李绂的性格也有很大缺陷,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沽名钓誉。
雍正都几番敲打暗示,李绂为了声名,还是始终跟田文镜对着干。闹得三次入狱,两次上菜市口。
他的声名倒是成就了,就是把子孙害惨了。
另一个孙嘉淦,跟这家伙也差不多,雍正登基时就公然上奏,劝其“亲近兄弟、停止纳捐、西北收兵”。
这操作,直接搞得雍正下不来台,最后给他升官国子监司业。
终雍正一朝,这家伙始终得不到重用,基本就在国子监里头打转,当的最高的官职就是工部侍郎。
直到乾隆登基,才开始崭露头角。
当然,朱怡炅看这个孙嘉淦不在他的敢言直谏,而在于这家伙的治水水平。
这个孙嘉淦与另一个顾琮都是治水的好手,他先是提出疏浚永定河,使河道恢复,并亲自勘察天津河道水文,随后上奏:“南北运河与淀河汇合后入海之重地,建议在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