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人才(3/4)
最重要的是,作为北京来的满清降官,能有这待遇显然是颇为礼遇了。
后方其余几个随同的满清降官眼里都带着艳羡,还有些热切。
朱怡炅扫看一眼,说道:“李绂、孙嘉淦。”
李绂、孙嘉淦二人精神一震,上前说道:“草民在。”
朱怡炅说:“李卿为国子监丞,孙卿则为国子监主簿,可有异议?”
“臣谢陛下恩典!”
李绂、孙嘉淦二人连忙谢恩。
作为不是皇帝点名要的满清降官,还能做官已是万幸,自然不敢有何异议。
这两人说实在的,虽然曾经是满清官员,但仅从人品道德,还有个人行事上都无可挑剔。
至少现阶段是这样,其中的李绂为官一辈子,更是一文钱都没有贪过。
不要有所质疑,雍正好几次都想用贪污罪名把他砍了,因为太气人了。
但很可惜,雍正愣是找不出这家伙贪污的证据,家中不说一贫如洗,那也是别无长物。
要说乾隆朝第一清官,绝不是刘墉,而更应该是李绂。
朱怡炅当然不是什么收集癖,但有人才不用,还是那种清廉刚正的人才,那就妥妥太过了。
这俩人现阶段就先放在国子监,毕竟是满清降官来的,不能一下提拔,等后面差不多了。
李绂便调去都察院,雍正那么心狠手辣,他都敢去硬刚田文镜。
年羹尧曾经想让李绂给他儿子行方便,也被李绂严辞拒绝,转眼就被年羹尧报复贬官。
可以说,这种人只要用好了,那就是整饬吏治不错的人才。因为这是条不怕死的疯狗,见贪就咬。
还有孙嘉淦,这位可是个治水人才,只这一点就不可能随便舍弃。
历史上,孙嘉淦为官期间,除了让雍正下不来台外,几乎没做过什么恶事,民间酿酒禁令便是孙嘉淦废止。
其就只在做湖广总督期间,因为处理谢济世案不妥,才被革职。
而且,那也怪不了孙嘉淦。
朱怡炅说道:“其余人等,暂入宣传部下听用。”
“谢陛下!”剩下几人闻言,都有些失望,却还是拱手谢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