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章长江银号(3/5)
比如来港的内地富人,需要港币、英镑本地流通钞票,而他手里只有黄金、白银,自然就需要兑换,银号就可以做这个生意。比如,有人需要兑换更保值的美金等,银号也可以兑换,收取佣金。
但长江银号有一个规定,那就是不兑换内地发行的任何货币,是林志超规定的。
要知道,法币是可以在香港兑换的,哪怕是即将出现的金圆券,香港也可以兑换,毕竟香港和内地也是有大量贸易的。
不过林志超知道,民国的货币贬值太快了,所以他的银号不做这个兑换。
按照行情,长江银号的资金,慢慢的都会变成黄金,因为这个时期,出售黄金的人较多(来港人士需要生活开支)。虽然如此,林志超并不急着将黄金拿到金银贸易场去套现,而是打算融掉,做成金块收藏。
道理很简单:目前黄金在330港币一两,还有足足的一倍涨幅以上(预估价位。可以明确前结束上涨期)。
所以,假设林志超手握价值50万港币的实物黄金(也可以从金银贸易场购买),那么他在一年半的时间左右,就会赚取50万港币(提前在金银贸易场套现)。
他可以把这部分利润,现在就作为炒黄金(短期交易)的资金;通过这种手段,林志超就可以做到稳赚不赔。
他只需在1949年十月份之前,收手就行,这就是知道高点的好处。
因为一旦那边不收香港,黄金自然也就慢慢跌下去了;道理很简单,大家没有必要携带‘可走资产’,也就不会兑换大量的黄金了;与此同时,黄金涨跌也是和战争有关,不打了,自然也就消退了。
到了楼上,这里被分隔成两个区域,一边是办公区,一边是融金打金区。
“老板好!”一共三名职员,向林志超打招呼。
一名财务兼电话员,两名金银贸易场的黄金买卖手兼电话员,这便是剩下的员工。
整个长江银号,包括林志超、李兆基在内,一共是九位员工。
融金打金的师傅,就交给了李兆基了,反正可能一周才会融金一次。
“这几天,我会将金银贸易场手续的事情办好,随后阿福、阿明伱们两人便进驻金银贸易场。我不一定每一天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