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朕不要脸朕只要办事(3/5)
上去。
明末的时候倒是还好说,关内到处都是失土的流民,可以大力迁徙流民出关。
可现在的话,经历了蒙元的残酷统治,以及元末的大规模乱战,关内正处于平稳发展人口恢复的时期,基本上也已经重新分配了田地。wwΠéw
想要大规模迁徙去苦寒的辽地,难度实在是太大。
“这次不分地。”李云泽早有打算“当地部落众多,虽然清理了许多,可肯定还有残余。你花银子雇人去抓,投入皇庄之中干活。再行文朝鲜,让他们出人过来干活。然后倭国那边,加大抓捕与购买的力度,多弄些人去辽地开荒种大豆。”
蹇义行礼“陛下,若是不分地的话,恐怕这些人的做事效率不高。”
“那就假装要给他们分地。干满三年五年之后,全都送上船运到海岛上去自生自灭。”
这话说的蹇义心头一惊,这可真是太没品了。
“这事,就交给你了。三年之内,我要见着辽地的大豆足够供应消耗。”
蹇义无奈,只能是行礼应承下来。
李云泽没有忙着一上位就去打仗,而是先行默默梳理内部。
这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推行三舍法。
表面上看,他推行三舍法是为了取代科举。实际上他想要的更多。
自从有科举以来,天下间无数的读书人都是想要通过科举走上人生巅峰。
毕竟圣贤们都说明白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可每三年一次的科举,仅仅只是挑选数百人而已。
而全天下的读书人,何止数十万之多。
这么多的读书人,整日里就是读书,可绝大部分人都没有高中的机会。
最终不但培养了大量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废材,还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李云泽将三舍法的规模做的很大,像是太学就足足扩招到了数千人的规模。
而各地州府县的学校,同样也是应招尽招。
然后,他提出了第一项的限制条款。
‘年过三旬者,不得入学舍。’
读书人读一辈子的书,考一辈子的试乃是常态。
白首老翁还是个童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