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钱庄(4/5)
浑找死,必须得打。
皇帝兢兢业业辛苦了这么久,建座宫殿修养开心,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儿。
铁路是个好东西,随着各段工程不断竣工通车,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其带来的巨大好处。
这些事情,他杜如晦都是支持的。
可问题是,办这些事情的钱从哪里来。
身为户部尚书,专门管理大唐钱袋子的杜如晦很清楚,依靠户部那是在做梦。
寻遍整个大唐,或许唯有眼前的奇人能给自己指条明路。
“没钱?”夹着块牛肉的李云泽笑了“那就去借啊。”
没钱怎么办,当然是借钱了。
只不过借钱这种事情,少了还好说,可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借钱,尤其是大唐这种体量的借贷,谁能借的起?
李云泽为杜如晦指点迷途的办法,并非是国债。
国债这东西在宋明能行得通,在大唐却是不行。
宋朝的时候经济发达,民间富裕之家积蓄了大量的财货,而且还缺乏高效的投资渠道。
明朝时候也是差不多,虽然大明朝廷没钱,可民间却是财富极大,多年的海外贸易造成了海量的白银贵金属流入,有着充足的底气进行借贷。
可大唐却不具备这些条件。
大唐的总体财富没那么高,而且大部分的财富都积蓄在了以五姓七望为首的各地世家门阀们的手中。
国债利息低了,门阀们不借。
利息高了,朝廷与皇帝不愿意。
这种情况下,就算是真的弄出了国债来,也卖不出去多少。
李云泽给出的建议是‘建钱庄。’
杜如晦好奇相询“这钱庄是何物?”
“用来借钱的地方。”一脸轻松的李云泽解释道“钱庄面向全天下的大唐百姓,忽悠是请他们把钱都存放在钱庄之中,就等于是将天下财货聚集了起来,钱财自然是有了。”
眼神一亮的杜如晦心花怒放,不过上却适时露出一个丝毫不显急躁的笑脸来“百姓们凭何要将自己的钱财存于钱庄之中?”
“两方面,一个是信誉度担保。这方面自然是皇帝与朝廷一起出面,用皇帝的面子与朝廷的财政收入作为钱庄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