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太上当服仙丹(3/5)
中。
对于叛军,直接大军开过去。
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前前后后。从八十岁的家族族长开始,一路处置下来堪称是蛋黄都摇散了的那种,绝对不给其丝毫翻身的机会。
别说家破之后做个寒门了,就连继续留在大唐都成奢望。
但是对于那些胁从的百姓,却是要一个个的严格查询,除非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例如手上染血了的那种,其余的都是安排在各处田地上监视劳作,老实待着种上几年田,这事儿就算是过去了。
而且种田的收入,除了赋税之外依旧是属于百姓自己。
朝中群臣见着如此区别对待,也都是神色各异。
用李林甫的话来说就是“太上皇骄奢淫逸,挥霍无度。而今上却是勤俭节约,励精图治。太上皇厚待勋贵门阀,无视百姓。而今上却是视勋门阀如仇寇,待百姓入亲子。孰是孰非,自有青史评判。”
话说的很好听,可李云泽却是非常清楚,那些文人骚客们都是个什么样的货色。
所以他手下的那一大帮名仕们,每个人都有了活计。
写诗写的好的,就要做赞美诗篇。
写字漂亮的,就要写长篇故事,称赞今上是如何的爱民如子。
画画好看的,就要一幅接着一幅的作画,将皇帝爱民如子的一幕幕都给记录下来流传于世。
能说会道的,就整天呼朋唤友的宴请朋友,拼命的吹嘘李云泽,再让朋友们广为传播。
甚至于,被赶出了梨园,在东西二市上混日子的梨园子弟们,也是紧急编排皇帝爱民如子的桥段表演。
不是梨园子弟们接受充值了,而是得到了实实在在好处的长安城百姓们喜欢看这些。
自己讨生活之后,表演衣食父母们喜闻乐见的段子,成为了他们唯一的出路。
以大唐此时的实力来说,门阀勋贵们掀不起什么波澜来。
真正能够构成威胁的,只有那些边疆的藩镇。
这其中尤其是以河北诸镇最为关键。
说到这个,那就要扯到百多年前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时期。
那个时候的杨广,为了削弱山东集团的力量,一次次的派遣他们去送死,导致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