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卡牌体系的构建(4/6)
马甲,但他们只有一个真名。
传闻西方的恶魔一旦被人知道并且念出了真名,就会心生感应,与之建立联系。
而对于东方,尤其是华夏来说,真名也是一个十分有用的东西。
而卡牌真名,也是一件东西最直观的名字。
比如他要做的卡牌名字为“内力储存卡”。
第二步,确定卡牌的基本信息。
因为“内力储存卡”可以归纳为道具卡的范围内,所以不但需要进行详细信息的描述,还要添加制作流程和标准。
当然,除此之外,还需要添加卡牌品级和等级、类别、种类、简单介绍、进阶方向、羁绊等。
如果是召唤卡,还需要添加技能、特性等东西。
另外,卡牌除去需要正面的绘图之外,还需要牌背。
正面绘图,表明卡牌具体内容是什么。
牌背主要是用于自身能量灌输。
其中能量灌输包括但不限于内力和灵力。
想了想,乔宾还是加上了精神力。
毕竟卡牌想要快速启动,还是精神力更快一点。
而且卡牌制作,也需要相应的材料。
但并不是胡乱使用,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联系。
比如一个和尚不可能出现在道士的卡牌制成里。
想到这里,乔宾想到了某佛祖,但最终还是没有添加。
毕竟这只是极个别的例子。
如果真的有人钻了空子,那也是他本事。
“卡牌制作,需要……”在思考许久之后,乔宾开始敲定卡牌的具体模式。
“卡牌制作完成之后,制卡师除去能够收获一张卡牌之外,还可以获得对应反馈,具体反馈根据首次、首张、首个系列等等条件进行额外附赠,但具体还是根据基础卡牌品质灰、白、绿、蓝、紫、橙、红、金、彩……黑,以及基础等级一到十星对应对应的品质等级,比如灰色最高一星,白色最高两星,以此类推进行获赠,双方为乘积关系,但最高不会超过当前等级的……三分之一。”
之所以要添加这样一个限制,是乔宾深知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
在他制定卡牌的制作需要消耗对应资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