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巡游(2/6)
始盈余,朱元璋又颁布了终身养老令,规定七十岁以上老人,国家赐给‘社士’、‘乡士’等荣誉称号;八十以上老人,每月给米五斗,酒三斤和肉五斤;九十岁以上老人,在此基础上再加一匹帛和十斤絮。让老百姓真正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因此老百姓都会竭力奉养老人,所以只要看老人的状态,就知道此地的生活水平,如果老人都面有菜色,有气无力,那老百姓的日子,肯定也不会好!
让朱元璋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山东老人普遍身子骨硬朗,好多人面色红润,没有长期忍饥挨饿者。
“好好,可见官员们没有把咱的话当耳旁风,你们的子孙也能恪守孝道。”朱元璋满意的笑了。
“都是洪武爷的大恩大德啊!”老者们感激涕零道:“我们可忘不了三十年前那个人命如草芥的乱世,那时候根本看不到一点希望,哪敢奢望能活这么大岁数?还吃得饱穿得暖?”
“我们给洪武爷磕头了!多谢洪武爷给了我们这么幸福的下半辈子!”老者们知足的不要不要,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朱元璋,只能再给他磕一個。
“好了好了,不要磕头了。”朱元璋笑着示意他们起身道:“来来,都入席吧,咱们这些老东西一起好好喝一杯,祝你们长寿百岁,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祝洪武爷万寿无疆!”老者们起身举杯,颤巍巍的献上最真诚的祝福。
~~
离开山东后,朱元璋继续北上。他最担心的,还是北虏会不会死灰复燃,几十年后又卷土重来?
为了找到答案,他不顾年事已高,执意穿过燕山山脉,来到大宁。
老十七宁王权和宁王傅、大宁都督颍国公傅友德,早已在边界恭候多时了。
两人带领朱元璋先视察了新城、富峪、会州等地的军屯情况,这些卫所地处大宁南部,毗邻燕山山脉,土地适宜耕种,因此以汉人为主。七分军屯三分民屯,开垦土地近十万顷,产粮足以供应整个大宁的驻军,极大的减轻了内地的后勤负担,是整个大宁卫稳定的基石所在。
再往北走,到了大宁一带,便几乎看不到耕地了,放眼望去全都是蒙古人的牧场。
进了大宁城,却又是另一番景象。城中人口繁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