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朕就办三件事,骂人,骂人,还是骂人(3/11)
诛心,恨不得把万士和骂到自杀才罢休。
这次朝臣们非要皇帝出来见见臣子,每月召开一次朝会,到时候,那场面,怕是很难收拾。
张居正犹豫了下,他的确受到了很大的风力舆论压力,但还是能顶得住,他俯首说道:“要不还是算了吧。”
“就这么定了!”朱翊钧确定了这个章程,说道:“召侍读、侍讲学士进殿讲筵吧。”
万历元年十月二十三日,圣旨传至大明京官六部衙门,宣布每月三日为朝会时间,因为皇帝年纪尚幼,时间定为了半个时辰。
停摆了三十多年的常朝,突然就就这么定了下来。
小皇帝似乎也乐意见朝臣,京官们无不欢欣鼓舞!
正统年间,明英宗上朝,每日只议论八件事,而且是指定人选,指定事件,明英宗也拿着小抄上殿,后来就成了定制,这皇极殿朝议,变得越来越流于形式,没什么实际效果。
大明不是没有常朝,廷议就是常朝,每件事,九卿在内的二十七个廷臣商议之后,才会请皇帝盖章。
所以这常朝从三天一次,慢慢五天一次,最后到了嘉靖二十一年,干脆不开了。
十一月三日,宜:开业、打扫、装修、祭祀、造畜稠、铺路,忌:婚丧、交易、作死。
这十一月份正是寒冬时候,五更天起床本就是折磨人,还要候在承天门外,等到承天门开了门,大多数的朝臣还不能进殿避风,能进皇极殿只有百余人。
在大汉将军敲响了鼓吹动了号角声后,承天门缓缓打开,群臣自九龙丹陛,排成一排在搜检之后进殿。
朱翊钧一直在等,等到朝臣们都站好之后,他才坐直了身子。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磕头见礼。
朱翊钧小手一挥,大大方方、嗓音洪亮的说道:“诸爱卿,免礼平身。”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冯保甩了下拂尘,吊着嗓子,宣布万历年间第一次常朝朝会,开始了。
朱翊钧手里拿着一摞的奏疏,扫了一圈朝臣说道:“不急,先说侯于赵的《近幸招权恣意疏》,侯于赵来了没?”
“臣在。”侯于赵赶忙出列俯首说道。
朱翊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