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朕就办三件事,骂人,骂人,还是骂人(8/11)
成了小头目,随便找个山窝窝,又能聚啸一批。
聚散之间,这个也真的很难解决,唯有恤小民,消灭匪患滋生的土壤才是长治久安。
但是这恤小民,可比剿匪要难得多,需要周赏罚之令,想要朝廷的赏罚能够政令通达,你得有刀,否则谁听你说话呢?
戚继光看着李戴,继续说道:“诸公久在朝中,这解散悍勇之夫,即便是不聚啸为乱,也是横行乡里,凶悍无比,为民痞,县衙亦不能制,恐为权豪之爪牙,为祸一方,民之逃亡且乱,聚啸为匪,这匪自然越剿越多,越剿越乱了。”
“剿匪皆在安小民之道。”
第三个危难,戚继光只是简单的谈了谈,权豪一旦有了爪牙,遭难的就是小民,失地的佃户、游坠越来越多,无法安置,这一下,匪患的土壤立刻就会肥沃起来,那这剿匪之事,不安小民,就是作无用功,越剿越多的事儿就会不断的发生,那高拱门生李迁,剿匪剿的越来越多。
戚继光回答完了这三个问题,俯首归班。
朱翊钧看向李戴问道:“李给事中,你说这兵,是散还是不散?”
“不散了。不散了。”李戴赶忙回答道,匪都剿完了,居然还有这么多的事儿,李戴多少有点懵,戚继光提到的三个问题,是不得不思虑的问题。
李戴这一刀切的散兵法,知道的人知道李戴是读书把脑袋读糊涂了,思考问题太过于简单,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李戴是匪寇派到朝堂的卧底呢!
“朕来看看你这第三事,这…”朱翊钧拿着手中的奏疏,看着李戴不确信的问道:“李给事中,要朕念出来吗?”
“不用了,不用了。”李戴俯首说道:“臣,有冒失之言,还请陛下责罚。”
李戴这广州剿匪平倭善后第三事,那简直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李戴的剿匪良计,就是立镇巡,这匪患层出不穷,不如设立镇巡,把匪寇招安入这些镇巡之中,这不就没有匪患了吗?
匪寇烧杀抢掠不合法,让他们合法不就可以了吗?
哪怕是李戴假意招安,聚集起来一网打尽,朱翊钧还能说一句读书人玩的脏,可是李戴这第三事,确实有些离谱了。
朱翊钧将李戴的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