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布局(3/4)
么想的吧,别卖关子了。”
“朕问你,倘若你手中有两支利箭,面前是一文臣,一武将,要射杀文臣,只需一箭,射杀武将,需射出两箭,可你若是射死一人,另一人便会反你,你要如何做?”
“文臣射死要一箭,武将射死要两箭,两个人都需要震慑?”
“不错。”
“不知道。”
“射武将,只射一箭。”周老板目露精光:“射了武将,还剩一箭,谁若不老实,便射死谁。”
韩佑恍然大悟,敷衍的拱了拱手,然后翻着白眼说道:“然后呢,和赵泰、赵家、宰辅的事,有什么关系?”
“朕,欲复三省。”
“黑吉…门下、中书、尚书?!”
韩佑瞳孔猛地一缩:“门下、中书、尚书三省,恢复旧制三省六部九寺十二监?!”
天子微微颔首:“不错,你如何看。”
韩佑双眼有些不对焦,面露沉思之色。
冷不丁一听,天子这一步棋,高,一点都不像是老八能想出来的,像是正经皇帝能想出来的。
其实如今的尚书省扛把子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辅,只是尚书令,因为只有一个尚书省,和宰相似的,才被叫做宰辅。
什么东西多了,就不值了,那么一旦恢复三省制的话,赵泰当不当尚书令都无所谓了,甚至可以说这个尚书令都不如他之前的吏部尚书滋润。
所谓三省,实际上是魏晋时期采用的。
按照正确历史,魏晋之后是南北朝,接着就是隋朝了。
只不过魏晋之后终结南北朝的不是杨坚,而是前朝开国皇帝康勋,建立了大康朝。
在魏晋时期,官吏任用是九品中正制,看出身,而不是能力,世家子弟可以考举荐入朝为官,那时候中央握有最大权利的是尚书省,和前朝以及现在的情况差不多,不过后期出现了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渐形成三省体制。
五十多年前,门下与中书二省形同虚设,几乎没什么权利,加上朝争、夺嫡一大堆破事,最终又恢复了一省制,只剩下了一个尚书省。
正常三省制的话,三省相互制约,分别负责决策、审核、执行,三者缺一不可,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书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