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8章 英烈祠(下)(2/3)
所需了
少许的沉默过后,一袭红袍的户部尚书毕自严终是缓过了神,微微摇了摇头,在徐光启有些惊喜的眼神中说道。
有了毕自严的这句话,修建忠烈祠这事便是板上钉钉,并且自己作为营建忠烈祠的话事人,十有八九会被记载入史书之中。
后世之人无论是从书中了解到此事,亦或者亲眼得见忠烈祠,都绕不开自己的名字。
从某个角度来说,毕自严这寥寥一句,足以令其流芳百世。
别让皇爷久等了,我等先行进宫面圣。
兴许是猜出了徐光启心中的想法,还不待其开口致谢,毕自严便是微微摆手,声音颇为苦涩的说道。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在过去的几年中,大明真可谓是内忧外患不断,不但辽东建州女真及漠南草原的蒙古鞑子虎视眈眈之外,就连西南土司,海外夷人都是不甘寂寞,甚至陕北还闹出过多次民乱。
如若不是天子运筹帷幄,通过改革吏治以及整顿漕运,令得大明枯竭的财政焕发了些许生机,并在宗室手中获得了不菲的支持的话,只怕大明早已不堪重负。
就前些天,天子居然还要自登莱及天津派遣水师,准备将野心勃勃的福建副总兵郑芝龙缉拿归案。
幸得司礼监秉笔王太监据理力争,这才令得天子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消息传出之后,毕自严着实松了一口气。
要知晓,大明虽是以武立国,但国库收入多以农税为主,直至当今天子继位,方才凭借着雷霆手段,强行于南直隶推行商税,并设立税课司。
饶是如此,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杯水车薪,毕竟大明吏治积弊多年,再好的政策,也需要地方官服去执行。
偏偏南直隶自古以来便是富商豪绅的地盘,纵然由应天巡抚,漕运总督这等天子心腹重臣坐镇,短时间内也难以见效。
真正令得大明财政起死回生,以至于令朝廷有能力负担大军开支,还是仰仗着昔日海贼王李旦投诚大明之后,所贡献的那支横行东南亚海域的船队及其背后的庞大贸易网。
可偏偏海贼王李旦投诚的时候,正值红夷人刚刚于澎湖兵败,大明国内又忙于平定辽东,朱由校实在没有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