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世界上有太多孤独的人都害怕走出第一步——我说的是赵云(3/6)
,都是宋信的决策,诸葛瑾没有话语权。
如果嫁不出去,在娘家过完余生也很正常。
……
主人家三巡致辞说完,一旁的刘备率先反应过来,夸赞了几句诸葛瑾的孝行:
“子瑜如今身为校尉,身涉行伍,忘身报国。让继母随舅在远离兵祸之地颐养天年,才是真正的至孝。非比沽名钓誉之辈,为了一己孝名,却让父母跟着奔波涉险。”
这番话情商极高,进一步帮诸葛瑾的行为贴金,随后又话锋一转,向宋信建议:
“宋先生与子瑜兄弟伴读数年,想必也颇有学识,一直不出仕也不是办法,不知能否请宋先生屈就本州客曹从事一职?此职清闲,也不用涉险,可安居而业。”
客曹从事是最轻松的闲差,也谈不上油水。
正如朝廷需要大鸿胪负责接待各国使者、州郡觐见。而州刺史也需要一个类似负责迎来送往的属官。
宋信原本还有些忐忑,听刘备提出的差事如此轻松,他才把心放下,当场表示感谢、愿意接受征辟。
这样一来,宋家面子也有了。刚刚自立门户,立刻有了个官身,不用担心将来跟人社交时过于卑微。
后续大家自行饮宴,宾主尽欢,自不必提。
有其他事情找诸葛瑾的,也都借着酒席,一一过来商议、汇报。
刘备首先端着酒杯过来聊天。
他倒不是为了给宋信征辟的事儿邀功,而是从诸葛瑾这次办的事情中,发现了一些意外的不安。
他便开门见山问道:“子瑜,昨日收到帖子后我就想问你了,你给令舅寻的这处院子,是我原先分给国让的吧?他这么急于出手,卖的时候有没有说什么?”
诸葛瑾也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国让应该不是第一次流露出、担心在家乡的老母了吧?他卖院子时,倒是说一个人住不了那么大,换些金银,有机会好托人捎回幽州老家,补贴家用。”
刘备不由深色黯然:“其实,当初广陵之战刚打完后,他就暗示过我一次了,想回去奉养老母,我劝他再想想,不要急于一时。果然还是不易留住么。”
诸葛瑾却不以为然,他觉得刘备这是以君子之心度人。
按照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