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喀喇沁王印和淳化元宝佛像金钱(上)(3/4)
向而对,形象飘逸古朴,筋力遒劲。异兽的须、爪、鳞甲、长发利齿,甚至肌肉都是清晰可见,可见动刀的人功力不俗。
把印章翻过来,底部是用阳文篆书刻下的“喀喇沁王”四字。
精通历史的齐鸣,稍稍一想就想起了这喀喇沁王的来历。
喀喇沁,蒙古语里是守卫者的意思。
喀喇沁王的远祖是成吉思汗的勋臣者勒篾,属于古老悠久的乌梁海氏。在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诏封了当时的喀喇沁旗的首领,为喀喇沁王。
从那时候起喀喇沁世世代代与清王室联烟,备受清廷恩宠,官至郡王、亲王。在清朝,他们被称为“漠南屏藩”,喀喇沁的右翼旗更是被称作了王旗。
齐鸣获得那枚元印后,就对印章有过了解。印章相当于古人的签名,越是显赫,材质也就越尊贵,而且在古代森严的等级规则下。
这印,尤其是作为身份凭证的官方印,都是有严格的规定。喀喇沁王,一个少说是郡王的印,至少也是玉制,或者黄金,拿块木头,朝廷可丢不起这人。
而且清朝要真这么怠慢喀喇沁一族,人家也不可能死心塌地帮你守边。
在他观看的功夫,林轩也回来了,他倒是没拿什么太过先进的仪器,就一个小电子秤,一把尺。
随后量了量这印的长宽高和重量后,开始对着手机上的计算器,一阵噼啪点。
这看的那男人一头的雾水。
不过齐鸣是看懂了,这是用重量和体积,反推这木头的密度,以此判断具体的树种。
想想也对,这要是件黄花梨或者华盖木雕的,哪怕东西新点,那也能价值不菲。
只是,林轩算完后就摇了摇头,语气遗憾的对男人道。
“先生,您这印,我看不大懂,这不方便收,要不您还是去别家看看吧。”
男人原本期待的眼神很快黯淡,但他似乎不想放弃这次交易机会,争辩道“这是老红木做的吧?怎么说也值点钱吧!
还有,这东西我父亲在的时候,他就天天盘完,你看,这都盘出包浆了,少说几百年的历史。你说不收,那就给个不收的理由,不然,不然。”
男人眼里戴着怒气,扫视店里,想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