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8章: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2/3)
工匠们自然乐意巴结。
李天顺见状一笑了之,他能理解小舅子的心情。
只不过汽车做出来后,短时间内肯定无法普及到民间,最大的作用还是军方和政府用来运送物资。
随着柏油马路的逐渐普及,从沿海向内地运盐,从东北往内地运粮,从南方往东北地区运各种民生物资都需要汽车。
李天顺已经想好了,只要汽车研发成功,就会立刻让他们继续研发卡车,不但可以解决运输问题,在发生战争的时还可以快速运送军队。
走出汽车研发小组后,李天顺他们又来到了火车试验小组。
相对于汽车实验,火车试验的工作难度在于蒸汽机的大功率化,如今他们已经出了一台大型蒸汽机,正在试验传动装置。
另一个小组也已经把铁轨铺设了一段,正在进行抗压实验。
别看火车要比汽车研发的顺利,但推广起来却很不容易,主要难点不在于建造蒸汽机头,而在于建造铁路。
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铁轨的制造,这个时代的炼钢工艺还是达不到量产,生产一些枪械或者是火车汽车的零部件还可以,可要是做出那么多的钢轨还很难做到。
二是施工难度大,修建铁路要遇水搭桥、遇山开路,在没有大型挖掘设备的情况下,想建造铁路难如登天。
第三个就是资金问题,造铁路是极其费钱的。
李天顺曾让人粗略算过,就算在平原地区修建铁路,每米造价也能达到二百两白银。
所以李天顺对造铁路并不不迫切,只是计划在试验成功后,在京城和洛阳之间先造一条短程铁路,用于带动两京的经济发展,运输还是依靠公路为主。
随后李天顺和张志伟又来到了电灯研发小组,发现这项产品的研发工作极其缓慢。
李天顺明白,这东西的科技含量很高,光是钨丝的制造材就是一道难以越的鸿沟。
首先要先找到钨矿,然后将钨矿提纯成粉末,然后用氢氧化钠蒸煮,加钙粉反应形成结晶。
然后对这些结晶进行烧灼后,加入蜂蜜混合在一起,钨粉就变成了牙膏状。
把牙膏状的钨挤成细丝,然后加热到一千度以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