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学生的一位朋友(1/4)
从老师的眼神中看出了复杂的神色,有惊讶,有困惑,更多的是难以置信。
吴青柴很诚实的摇了摇头,他素来不擅长诗词一道,没必要为了博得老师的欣赏而说谎。
“并非出自学生之手。”想了想,老师一直待在书院里,对京城的情况不太了解,应当是不知道李观澜这个人。
于是补充道:“是学生的一位朋友。”
朋友…杨惟清笑了笑,不动声色的收好这幅卷轴,颇为小心翼翼,生怕有所损毁。
吴青柴都看在眼里,想必老师对这首诗很满意,如此一来,他的目的也达到了。
杨惟清轻抿茶水,毫不吝啬自己欣慰的眼神:“你的确是成长了,现在都知道结交朋友,这是好事。”
吴青柴进京赶考,想必正是在这期间,结识了志同道合之人。
不过此人能够作出水平如此之高的诗作,当真是文坛的一大幸事。
大周儒家沉寂已久,许多年未曾有一首佳作问世。
倒是北边的信国,文坛风气浓厚,由此滋养出许多佳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杨惟清咀嚼着这句。
这首诗问世,足以表明,大周儒家并未沉沦。
“按照惯例,进宫面圣之后,会授予你翰林院编修之职,虽说清闲,但却是最考验能力的阶段。为师没有什么要提醒的,只有一件事需要你记住。”
吴青柴拱手道:“学生一定谨记在心。”
杨惟清微微颔首,沉声道:“关于女帝与永安王之间的纠葛,你切莫插手其中。
不必担心会因此得罪某一方,你只需要保持中立的态度对待这件事即可,书院尚存,你便没有危险。”
闻言,吴青柴重重点了点头。
虽然对大周皇室的隐秘不太了解,但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
他现在不单单是自己,还代表着西山书院。
为了给当初皇位的正统性盖棺定论,女帝也好,永安王也罢,必然会想办法拉拢他。
———
李府。
马车早已备好,李观澜已是在门口等候。
“这娘们儿怎么回事,磨磨叽叽的,女人就是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