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近似远古的生活(2/3)
于是卖了城内的房子,房款一分未动全部存到银行,以备不时之需。
时光荏苒,很快来到第二年春天,他们又启动了开垦行动,东一片西一片,零零落落开了好多片自留地,种了玉米、黄豆、倭瓜和稻子,加上房前的小菜地,他们实现了完全的自耕自足、自食其力。
一年到头,他们的退休金几乎分文未动,也没有花销的地方,有时还带着吃不了的园子菜到市场换点钱,购买一些生活日用品也就够用了。
到了第三年,在王老太的建议下,移栽了几棵果树,当年就结果了,收获了果子吃不了,也会拿到集市上卖掉,或是批发出去。
在山上住久了,清雅之心日见浓重,石屋少有人光顾,他们也不再联络熟人过来做客,清净生活从此拉开序幕。
令二位老人安心的事,他们的体质出奇地强壮起来,王老太以前那些老毛病不知不觉不见了,曾经服用的药品也都过期了,但是李老头还是要备些药品的,这里远离村落,有点啥事情只能自救了。
儿女们在外地,尽管常让他们过去住一段时间,都被他们回绝了,目的是不想给他们添麻烦,称他们自己能照顾好自己,而且身体还特别硬朗。
几年间他们辛辛苦苦开了很多块地,靠人力干不过来,就又买了一头小毛驴,一些地里的耕地和驼驼扛扛,都由毛驴代劳了,他们也轻巧了很多。
家里吃的、用的,通通都是自产,春暖花开季节,野菜就是他们的最爱,到了山货下来时,他们就去采蘑菇、野果之类的,李老头愿意琢磨,学会了自酿烧酒,每晚上来上一盅,权当舒筋活血的。
有规律的生活节奏是他们自渡的法则,每天早起,二老先练半个小时站桩,吃过饭就下地做庄稼活,午间再睡个午觉,下午又上地了,要不就是跑山采山货,一天从早到晚闲不着。
而李老头还有一个爱好,拉二胡,他常拉的一首曲子是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源于以前的功底和日后不断的演奏,与当年阿炳的原声演奏不相上下,听了令人酸楚。
到山上隐居的第三年,原单位老干部举行文艺活动,李老头也参加了,当场演奏了《二泉映月》,加上他赋有沧桑感的吟唱,使得很多听者怆然落泪。
而李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