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再次下山,物是人非(3/4)
是百姓,除了二鬼子这里的人全部都是日本人。
看他们的语气、习惯还都是土生土长的鬼子。他们的墙上还挂着步枪和军服。这分明就是战时为兵平时为民的角色。
在想到这个镇子没有一个中国百姓。便不难想到,这个镇子已经彻底成为了鬼子的城镇。从自己国家移民过来占领整个地方。
至于这里的中国百姓哪去了。应该大部份跑掉了,还有一部份被杀掉,也可能有一部份被关了起来。当成了奴隶。
李应眯起了眼睛,身上的杀气弥漫而出,但很快就收了回来。他不打算复刻上次的场景。一个屋子一个屋子的搏杀。那样太慢了,风险也太大了。
那个会说话的箱子弄不好会让他提前暴露。那怎么才能最快地干掉这些人呢。李应想了一个办法。
有句话叫做“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还有一名话叫做“心毒莫过放火,计毒莫过绝粮。”
这几点,天时地利全占,完全有成功的可能。
那么放火的时间,放火的步骤都需要有完备的计划。悄悄地围着镇了转了两圈。发现鬼子们大部份都集中在镇中心这一带。
这一带房屋密集,由于是林区,有很多的木制建筑,少部份的砖石结构。更妙的是,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大量的木柴堆在房前或者屋后,而且数量都不少。这与一个地方的生活习性有关系。
更何况,日本鬼子为了防止敌人从林区直入白山镇,还砍了一条十余米宽的隔离带。那些木材就像山一样堆在镇公所的院子里,等着当做物资上缴。
这些情况更加坚定了李应的决心。大大小小放了好几回火,而且战绩颇丰。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重点关注了几个鬼子兵较多较集中的地方,李应开始了准备工作。停在镇公所外的十几辆卡车成为了李应的目标。
外面有值班的鬼子三人。防卫工作一般。一个小头目带着两个小鬼子直勾勾地站在门口,有人想进入时,掏出证件,登个记就能进去。如果是熟人,甚至不用登记不看证件就能进去。
最关键的是,这一块空地,简单地用铁丝网围了一下,挂了一个牌子,大概意思是“军事重地,闲人免进。”
用中国话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