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是院长(1/3)
老妇人热泪盈筐,激动地说:
“少侠不仅是我的救命恩人,还是我们一家人的救命恩人,可惜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报答恩人,只能向恩人行大礼,可恩人不让。”
老妇人说完,抹着眼泪。
罗向前听到老妇人的话,百感交集,这是多么纯朴善良的村民啊!知恩感恩,本应得到上天的眷顾,却因为父母官的不作为受此磨难。
罗向前觉得愧对他们,他作为滇省的纪委书记,没有及时发现和整治好这里的官场,导致百姓受苦,他自觉有失察之责。
他也在反思,国家制定法规的初衷,本是用来规范大众行为,确保社会秩序有章可循。为何到了基层,就成了一些蛀虫压榨民众血汗的尚方宝剑?
的确,社会上存在一种怪象,那就是国家颁布的法规政策,一层层执行到基层,惠民政策在基层就会大打折扣,罚款之类的处罚性政策,在基层就会灵活应用,无限放大。
为何会出现如此怪象?说到底还是少数施政者为了私利在作妖。
比如国家针对国企改制造成的下岗职工,出台的“4050”社保优惠补贴政策,就是考虑到这些特殊时期失去工作的下岗职工,因为失去固定工作,成了灵活就业人员,收入也就变得不稳定。
尤其是40岁之后,这些人择业空间变窄,生存能力下降,自己缴纳社保的困难就会变大。
因此,国家才出台政策,对40岁至50岁的这类灵活就业人员予以照顾性补贴,全国大多数地区都是补贴当年应缴社保基数的60,但这个政策执行到县市级之后,就有少数县市大打折扣,有的地方只象征性的补贴几百元,这与国家规定的60补贴相比,简直就是毛毛雨,能帮助民众解决什么困难?和没有补贴没什么两样。
或许有人会问,这些地方政府为何要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个地方的父母官,没有真正把老百姓的疾苦记挂在心里,他们记挂的只有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如果原封不动的执行国家的4050政策,就会减少他们手中可支配的财政经费,与其将钱花在弱势群体身上,还不如用这些钱搞些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为自己的升迁铺路。
因此,不少地方都出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