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子进剑除妖(2/6)
臣民的期望。臣听说天位非常艰险,何况如今天心未顺,水旱不均,天灾降临民间,未必不是政治得失所致。愿陛下留心国家根本,痛改前非,摒弃谗言远离放纵,勤政爱民,那么天心就会顺服,国家富裕,民众丰盛,天下安定,四方都会得到无穷的福祉。愿陛下多加留意。纣王说:朕听说四方安定,万民乐业。只有北海有些逆命之徒,已令太师闻仲剿除奸党,这不过是一些小问题,何必过于担忧?两位丞相说得很好,朕岂不知道。但朝廷的百事都有首相和朕代劳,都可以顺利进行,从来没有堵塞之理。即使朕亲自处理,也只不过是敷衍而已,又何必纠结于口舌之争呢!
君臣正在正言国事,午门官前来禀告:终南山有一位修行者云中子前来觐见,有关重要机密情报,他不敢擅自朝见,请陛下决定。纣王自思:众文武诸臣还都抱着奏章在等候,该如何是好?不如让道者来见朕闲谈,这样百官就不会议论纷纷,也能避免朕拒绝谏言的名声。传旨说:宣请。云中子走进午门,走过九龙桥,沿着大道,身着宽袍大袖,手执拂尘,悠然而步,姿态优美!
纣王看到这个人如此行礼,心中不悦,自思道:朕身为天子,统治四海,‘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虽然是方外之人,却也在朕的疆域之内,这真是可恶!本来应该处以慢君之罪,诸臣只会说朕不能容忍他。朕现在问他原由,看他如何应对我。纣王说:那个道人是从哪里来的?道人答道:贫道从云水而来。王说:什么叫做云水?道人说:心如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随波逐流。纣王是聪明智慧的天子,便继续问道:云散了,水枯了,你会去哪里?道人回答道:云散之后,明月仍然高悬天空;水枯之后,明珠仍然出现。纣王听了这番话,愤怒转为喜悦,说道:刚才那个道人见朕稽首而不拜,确实有慢君之心。而他的回答非常有理,真是一个通达通慧的大贤者。便命左右让他坐下。云中子并不客气,就在旁边坐下。
云中子微微地弯下腰背说道:原来如此。天子只知道自己身份尊贵,但三教一向尊崇道德。
帝(纣王)问道:“你为何称他为尊贵?”云中子答道:“请听贫道解释:
只要观察三教,道是至尊。他既不向天子朝拜,也不向公卿行礼。他避开喧嚣而隐没起来,摒弃尘世的纷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