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邑考进贡赎罪(1/9)
话说伯邑考要前往朝歌为父赎罪。但是上大夫散宜生进行阻拦和劝谏,公子仍然决心要去,他进宫告别母亲太姒,表示要前往朝歌赎罪。太姒说:“你父亲被囚禁在羑里,西岐内外的事情都托付给了谁?”伯邑考回答:“国内的事情托付给了兄弟姬发,国外的事情托付给了散宜生,军务交由南宫适负责。孩儿亲自前往朝歌,以进贡为名,请求赎罪。”母亲见伯邑考坚决要去,只得依从,并告诫他要小心。
伯邑考整理了贡品,选定了出发的日子。姬发与文武九十八位弟兄一同前来送别,在十里长亭相别。伯邑考与众人共饮酒,作别之后,他一路前行,纵马扬鞭,穿越红杏芳林,行走在无限的柳荫古道之中。
伯邑考和随行的人一日行至汜水关,关上的军兵看见两杆进贡的旗帜,上书西伯侯的旗号,军官来报告主帅,守关总兵韩荣下令开启城关。伯邑考通过关口,一路上没有遇到阻碍。经过了五道关口,来到了渑池县,渡过黄河到达了孟津,进入了朝歌城,安顿在皇华馆驿。
第二天,他问驿丞:“丞相府在哪里?”驿丞回答:“在太平街。”第三天,伯邑考来到午门,却没有看到任何官员活动,也不敢私自进入午门。如此往返了五天,伯邑考素色的衣着,拿着一本书,站在午门外等候。
过了不久,只见一位大臣骑马而来,原来是亚相比干。伯邑考向前跪下。比干询问:“阶下跪者是谁?”伯邑考答道:“我乃姬昌之子伯邑考。”比干听了,滚鞍下马,伸手扶起他,口中说:“贤公子请起!”两人站在午门外。比干问道:“公子来此有何事?”伯邑考答说:“父亲犯了天子的罪,幸得丞相保护,保全了性命。这份恩情真是天高地厚,愚父子兄弟无法忘怀。但是因为七年的时间,父亲长时间被囚禁在羑里,儿子怎能安心?我想天子必然关切仁良之心,不会甘心被当作鱼肉。我与散宜生商议,决定献上祖传的珍宝,以此赎罪。恳请亚相开启仁慈之心,怜惜姬昌长期被囚禁之苦。如果能够赐予遗骸归葬故土,那将是真正的大恩,道德如同深山高岭,西岐万姓都会感念亚相的大恩。”比干回答:“公子献贡,是什么珍宝?”伯邑考回答:“从始祖亶父传下来的七香车,醒酒毡,白面猿猴,还有美女十名,这些将代父赎罪。”比干问:“七香车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