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浚王浑大争功(1/4)
庚子太康元年五月,说起来晋世祖姓司马氏,名炎,字安世,是河南人。他是司马昭的儿子,司马懿的孙子。他篡取了魏陈留王的位置,自立为世祖武皇帝,国号为大晋,改元太康,都城在洛阳。在这一年的首个月,皇帝派杜预、王浑、王浚这三位将领率领水军十五万人去征讨江东,所到之处都取得了胜利。王浚的军队直抵石头,吴国主孙皓非常害怕,面缚舆榇,投降到了王浚的军门下。
王浚烧毁了舆榇,接受了这次投降,然后进入了建业屯扎。他封锁了宫门和官库,并派人看守,等待王浑的到来。第二天,王浑的军队开始渡江,听说王浚已经单独接纳了吴国的投降,先入了城,因此王浑很愧疚和愤怒,想用军队来攻击王浚,这时参军何攀劝阻了他。攀再次匆匆来劝告浚说:“您取得了如此大功,朝廷都知道了。可是王将军因为您先接受了吴国投降而没有等到他的到来,心里有些不满和愤怒,打算带兵来进攻您。古代的许由、巢父曾经因为让天子而受到尊重,现在他们被称为大贤人。为什么您不能效仿他们的行为,将这个功劳让给他呢?岂不美好吗?”王浚说:“市井之人,甚至争夺一点点利益,我灭吴立下了如此伟业,他怎么肯屈服呢?舜是谁?我是谁?他是个男子汉,我也是男子汉。上天给予我美德,王浑能如何对我?我不怕他!”何攀又说:“既然功劳不愿让,可以将吴国主孙皓交给王浑,我和您两个人来商量和解此事,您觉得如何?”浚说:“这个意见可以采纳。
”于是将孙皓交给了何攀,攀请求吴国主皓出军门,同时去见王浑,王浑派人监视他,才释放了这份愤怒。历史上说王浚,字士治,是宏农郡的人,家里的世职是二千石。浚广泛学习经典,外表英俊,不修饰名行,不为乡曲所称赞。晚年改变了立场,疏通了智慧,有雄壮的志向。他修建了宅宇,门前的道路宽广几十步,邻居们说他太过分。浚说:“我想要装扮长戟和旗帜。”众人都嘲笑他。浚说:“陈胜曾经说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呢?”他被州郡辟为河东从事,刺史燕国徐邈有一个才貌兼备的女儿,择夫不嫁。邈于是召集了文武官员,让女儿在内廷观察他们。女儿指着浚告诉了自己的母亲,邈就以女儿嫁给浚。后来浚被任命为巴郡太守,吴境兵士们劳累过度,生了孩子多数无法抚养。浚就严格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