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论上中正九品(1/4)
乙巳太康六年初,陈群奏请皇帝说,吏部无法审核全国的士人,因此命令各郡国设立中正官,州设立大中正官,都由本地人担任,并且需要有品德充实、才能出众的人担任。中正官按照次序分为九品。如果言行修养出色,则升级,如果道德品行不佳,则降级。吏部依靠中正官来选补百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正官可能不合适,弊端逐渐增加。太尉刘毅上表对皇帝说:现在陛下设立了中正官,并确定了九品,高低任意,荣辱由人支配,掌控着天朝的威权,剥夺了朝廷的权力。这些官员没有考核的资格,没有探听奸邪的顾虑,心怀百态,追求私利,廉让之风消失了,争讼之习成了风气,这让天朝感到耻辱。设立中正官导致政治方面出现了八个问题:高低地位强弱不合理,是非跟随兴衰变化;一个人的身份会在短短几天内改变,上品无贫寒之门,下品无权贵之家;重视职务而轻视人才,导致争论蔓延到州郡之间,矛盾积聚在大臣之间;优秀者不在本地任职,而是倒置顺序;限制人们提起诉讼,使得被冤枉的人无法上报;收集赞誉于朝廷,接受毁谤于流言之中;忽视功绩而高举虚名,以及过分关注外表而废弃实绩;不考察人才适宜的位置,只看排名为九品;各人任职是出于私心,无法得到全天下的人的安心和锐意,由此可以看出,中正官设立实际上是个奸府;九品之制有八个损失。古往今来的失误中,没有比这个更为严重的了。我愚见认为应该废除中正官制度和九品等级,并摒弃魏氏的错误制度,重新制定一套更为优良的制度。晋武帝阅读之后,非常高兴。尽管他赞同这些建议,但最终无法改变。另外,侍中王济因为劝谏武帝关于亲齐王的事情而被免官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现在齐王已经去世,武帝便问何峤说:“我将责备王济然后再任命他,你觉得怎么样?”峤回答:“王济才华出众,恐怕不能屈服。”武帝派人传唤王济,责备他说:“你有愧色吗?”王济回答:“常听到布斗掌辖谣言,总是为陛下感到愧疚。有些人可以让亲近者疏远,而我无法让亲近者疏远,所以对此我感到愧疚。”武帝默默无语,泪水流下来,于是任命王济为侍中。另外,齐王攸去世后,天咎连连:河南荆扬大水;八月初一日日食;冬天,慕容廆带领五万兵马侵袭辽西,辽西郡守章明率领军队抵抗,但最终战败身亡,失去了州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