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理政(3/4)
常一样气定神闲的坐着。
“众爱卿,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萧洵只盼着没事,一天天的吵个没完,要是着大冷天的还要听他们吵架,他真想把这些人都埋到雪堆里冷静冷静。
上官珏上前一步道:“陛下,现已入冬,昨夜大雪,往后只会越来越冷,京都城街头多有流民,每年冬天都要冻死饿死不少人,请陛下让府衙设立棚室和粥棚,接济流民。”
“嗯!”萧洵说“便依太傅之意,开设粥棚和棚屋,不止京城,各地府衙也动起来,接济有需要的百姓。”
“陛下。”顾时笙说“此举有不妥。”
萧洵吸了口气,面带“微笑”的看着他低声道:“接济一下流民你也有意见?”
顾时笙一笑:“陛下爱民是好事,倒不是说不能接济流民,只是流民众多,你怎么分辨哪些是真的流民呢?人都是爱占便宜的,多的是家中不缺粮的前去领粥的,国库并不宽裕,年初又是春种,入夏后多有暴雨,要防着灾时有钱有粮,户部的银子紧的很,要分配有度方可安稳度过一年。”
一向与顾时笙不对付的上官珏闻言倒是赞同的点了点头道:“摄政王所言极是,不知摄政王可有好的法子?”
顾时笙一笑,看着龙椅上的萧洵道:“陛下处理朝政已有月余,不妨陛下说说此事该如何处理。”
萧洵看了看顾时笙,他知道顾时笙这是要考自己,萧洵坐在龙椅上,仔细的想了一会道:“朕觉得粥棚和棚屋可以设,但是在那之前,各地府衙应先去清点流民,登记造册,各地流民多是未上黄册的,难于管理,不如单独起个册子将流民登记好,每个人发了牌子,凭牌子领粥,这样就能杜绝那些占小便宜的人混进来。”
上官珏闻言,钦佩的看了看萧洵和顾时笙,看来这顾时笙是真的有好好教萧洵的。
顾时笙点了点头道:“光是这样还是不够的,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人一旦习惯不劳而获,就会生出事端,大黎流民的数量可不少,荒地也不少,这些流民中身无残疾,有手有脚的人多的是,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经大夫检查后身体没有大毛病的,入春后应开垦一亩荒地作为回报,毕竟他们吃的粮都是其他百姓上的税,大黎重农,如果他们有心安身立命,开垦出的荒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