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救,也不救(2/4)
可惜的是,狄青在将夏国打败后,又平了数起大规模叛乱后,同样也被调回了都城担任了这枢密使。
这等事情是何等的眼熟呀,枢密使这个位子就犹如良将的囚笼一般。
狄青担任枢密使以后,说闲话的就开始来了。
后来狄青请辞换个其他悠闲一点儿的位子,可还是没用,对于他的计划就没停止过。
在最后的时间里,他整日都惶惶不可终日,没过多久,便郁郁而终。
那一年,他刚满五十岁。
其中的那些个导致于此的手段,司马懿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反正左右也不过就是那么些事儿,不值得他为此而多看两眼。
只是当前这个重文轻武的风气实在要不得,或许是自隋唐之后的军阀混战,让人们都彻底怕了吧。
但问题是,辽夏金三国是一个也解决不了,难不成还能靠文人去将他们说服并教化吗,然后开始奉大宋为正统吗,这情况就算是做梦也做不出来。
有了狄青这个前车之鉴,也就不难想象岳飞这个后车之师了。
狄青的昨天,便是岳飞的今天。
其中过程或许不同,但结果一定都是一样的,只有死人才最让人放心呀。
秦熺好似是听懂了,若有所思的说道:“如此说来,那岳飞恐怕是在劫难逃了?”
“当然不!”
司马懿摇摇头道:“因为官家不会亲自下场,所以我们便有了很多应对的办法,比如因为种种原因而需要更多时间来准备什么的,这样一来就可以争取到很多时间了,至少一年半载不是问题,直至局势大变。”
“而在此期间官家就算是对此略有不满,他也只能忍着,就如同昔日他容忍岳飞一般,因为事情还得依靠我们来做,官家就是想换人,在这一时之间他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换,换了也不一定就能做得更好。”
“当然了,也不难想到官家肯定会秋后算账,就如同之前那韩世忠和即将面对被清算的岳飞一样,官家不是不记账,只是时机未到罢了,等时机一到,便新账旧账一块儿算。”
从这一方面来说,官家这皇帝当得还是非常合格的,也是非常英明的。
能够时时刻刻控制住自己的脾气,不因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