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成亲日(1/4)
在漫长的冬季,京城里少了些平日里的喧嚣,多了点宁静。
没有了农活缠身,会空出更多的时间对着太阳消磨光阴,只有商铺里面的伙计们会比平时叫的更大声,现在百姓手里都有卖过粮食攒下来的闲钱正是消费的好时节。
秋闱上榜的考生们也趁着最后的时光守在父母跟前尽孝,等到开春,官府派下来具体职位,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回京城了。
不过这段时间却出了件怪事,有大概数十人联名跑到了吏部衙门,说是要放弃这次的举人身份,想要进太学再学三年。
事情的起因便是太学学子一同答过秋闱试卷,虽然同样是抓耳挠腮,但最终成绩却比这次秋闱好上太多,论起官场上的具体事务,太学那帮出身更好的学子比之普通人有着天然的优势。
特别是被誉为京城第一才子的张谦,答卷堪称完美,甚至其中不少对朝政的建议都被采纳,连带着太学声名暴涨。各个衙门甚至专门派遣了官员每日坐镇学宫,只要学子上门求教,皆是来者不拒,跟对待自己儿子差不多,言语里也充满着诱骗,“你天生就是干这个的料,下次秋闱结束,不如选择吏部?”
“什么?你说工部那帮大老粗也说过同样的话,他们都是在骗你,只有先生我,是真心实意为你好。”
“分配问题?不用担心,许尚书是出了名的护犊子,只要你有心来,将来肯定没问题的!”
就是因为如今情形,这次秋闱的入榜生如何分配都成了问题,各部都想留着足够的空间来抢三年后的太学学子,这些货,你们谁爱要谁要吧。
太学门口扑通跪倒一片,都是已经或者即将有官衔的年轻人,反而让先生们犯了难,更别说其中还有这次的探花郎,陈良玉。
张谦跟对方相识有了段日子,最初见面便是在吴王诗会上,当时知觉者此人极为对胃口,后来也找了些由头结识,几次辩论后便引为知己。
太学初办时,张谦就劝说过陈良玉,“此地跟礼学堂不同,所教知识虽繁杂却有实用。”
但被陈良玉以,家中困顿,只愿早日为官的理由回绝了。
今日见好友如此轻贱自己,张谦走了上来,“其他人也就算了,你都是这次的探花郎了,殿试之上更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