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大工程(2/4)
除了农业部外,刘和还提出了商业部,统一管理全国的商人,并制定一些发展商业的办法,同时编纂一部商业法典,既要大力发展商业,又要对商人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以免过多的百姓弃农从商,其中最要紧的一条就是商人的耕地不能荒废,商人除了要交商业税外,还要交农业税,以此来遏制商人数量。
其实还有其他的想法,但眼下人手实在是没有这么多,而且这两个部门的工作都相当重要,要优先安排好这两个部门。
对于刘和的想法,卢植等人十分支持第一个,也就是成立农业部,毕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当时对于刘和的第二个提议,卢植等人就不同意了。
在目前的制度下,按照士农工商的等级,商人是最低一级,刘和想要发展商业,在这些知名大儒看来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子兴,商人向来重利,又流动于各地,不利于朝廷管理,若是推崇商人,那百姓也会追逐利益,但大汉向来是以仁义为本,如此一来,大汉就要乱套了。”
“子兴,你有没有想过,若是大力发展商业,如此一来,天下人人追逐利益,无人侍农桑,势必会对农业造成冲击,动摇国本。”
刘和也明白卢植等人的顾虑,但却不打算熄灭自己的想法,一个国家想要强盛起来,没有商业是不行的。
如今大汉虽然是农业大国,但适当发展商业,不仅不会对农业造成冲击,反而可以刺激大汉的发展,而且刘和也不是单纯的在发展商业,在商业部的功能里,还有一项任务是抑制商人。
刘和说道:“老师,诸公,晚辈也知道你们的顾虑,所以晚辈对于商业部的规划,就有一项是制定商业法典,来管理和限制各地商人。”
而且制定商业法典只是刘和计划的一部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现在的大汉,主要是还是以仁义治国,虽然也有法律,但并不完善。
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人,刘和打心里是希望国家是法制的,但如今的大汉却不允许。
变法,可能导致一个国家变强,也可能导致一个国家步入深渊,更何况现在大汉根本不是刘和的一言堂,各地世家豪族林立,如果贸然将国家从儒家的仁义治国转变为法家的依法治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