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第三人选(3/4)
糊弄父皇啊!”
一定句糊弄帝王的高帽,就这样压了下来。
果然,下一秒,高坐在龙椅上的唐帝脸色顿时又冷凝了几分。
而下方的张穆林闻言,眼底反倒闪过一丝亮光。
显然,他对于楚萧这时出手,十分满意。
四皇子虽然不是皇后亲生……
但是不得不得不承认的是,楚萧确实要比楚瑜那小子聪明很多。
这不见缝插针,一定高帽就瞬间压在了楚越的头上。
要是今天能给太子泼上脏水,即便吏部尚书一职今天敲定不了,那也收获大了!
然而楚越在听了二位的话,依旧不慌不忙。
“四皇兄,急什么?孤的话还没有说完呢!”
楚越目光冷冷的扫过一旁的楚萧,然后面朝唐帝,恭敬的说道。
“父皇,儿臣会选海廉绝非是因为胡言乱语,而是经过处处考量的。”
“刚才诸位大臣都因为吏部尚书的人选问题而吵得不可开交。”
“儿臣也细细听了诸位大臣说辞。”
“高松大人极力推举左侍郎吴远,是因为除了能力,他们认为出身高者自当优选。”
“而另一边推举右侍郎郎怀者,则是认为资历、能力才是一个衡量标准,出身并不甚重要。”
“而儿臣认为,这两位大人既然能够到达吏部侍郎这个位置上,自然都有竞争尚书的资格。”
“但是,父皇,刚才您也看到了,这两方僵持不下,是谁也不服谁啊!”
“但吏部尚书一职至关重要,儿臣恰恰觉得撇开刚才众人说的什么出身、资历问题,”
“这个人选重要的就是要服众!”
“如此,结合两方的诉求,诸位的建议无非就是想要一个出身好、资历深、又能能力出众的人。”
“海大人各方面可都是完胜。”
“而且要论出身,他也是出身世家,而且正要算起来的话,他的出身甚至比那位吴大人还要好些。”
“再者,还有一点……”
楚越说道这里,缓缓抬头看向唐帝,一脸的认真。
“吏部和大理寺虽然所涉及的工作方向不甚相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