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搬迁(2)(3/6)
纷点头,表示赞同。 他们这样表示,沈小霞心里又是高兴,又是有些拿不准了,迟疑道:“这——真的可以吧?不会影响学校、乡亲们也不会有意见吧?”
“那倒不会,”刘姐笑道:“沈书记不用这么这么小心翼翼,你啊,是好心好意,咱大家都懂、都看得见呢!咱村里头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
文主任也点头:“没错,就是这个道理!”
沈小霞这才放了心,笑道:“既然这样,那就这么办,我和刘姐我们先去一趟学校,跟三位老师说一声,然后再去一趟陆奶奶家” 大家都说好,这个事文主任他们明白学校老师肯定不会有意见的,毕竟一个村的,陆奶奶那么可怜,谁忍心为难她?况且村里一向来有敬老的传统,对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格外的尊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说法,敬老是为子孙后代积福报、积阴德。 但毕竟那是学校的地方,还是先去说一声比较好。 商量好这事儿,唐会计还要跟沈小霞说说预算的事,文主任和刘姐有别的事,便先走了。 村里的账并不复杂,唐会计经验丰富,这点儿账没有费太大功夫就做好了。 只是,预算有点紧张。 即便将能够利用的村里的免费劳动力都算了进来,节省的钱也不足以重修老祠堂。 “那个地方整个都要不得了,必须全部修过,三进的院子,那么多间房屋,而且修祠堂跟别的不一样,用料上是有讲究的,还有一些雕的刻的、还要用到特别的漆等等——有的东西不能省。咱毕竟是要做乡村旅游的,要是修的不像祠堂了,不是那回事了,那就——没意义了,对不对?沈书记,这是个大工程呀,要花一大笔钱呢!”
沈小霞点点头,“这个问题我也想过,老祠堂的房子很有古朴、历史的味道,其实我并不打算要全部推倒了重建,那样就没有原来的味道了,这是很珍贵的东西,不能丢,丢了,就没有了,会非常可惜!我的打算是尽量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加固和翻修,把细节的东西做好。到时候再问问村里家家户户,谁家有没有什么旧东西,尽量用能用的旧材料来修,尽可能的保持原本的味道。这的确是要花许多钱啊。”
唐会计听毕苦笑,笑着笑着就只剩下苦了,叹气道:“沈书记,照你说的那样做的话,恐怕要花的钱更多啊!”
沈小霞笑:“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