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以诗做灯(1/3)
第一步敲定,她就着手第二步,也是最耽误时间的一步——大量翻阅古诗词。为此,她从刘文君那里借走了好几本诗集,只要有空就翻翻,寻找心仪又合适的诗词句。“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砌花含露两三枝。如啼恨脸……”两日后,当她读到这首出自五代十国的词人顾敻的《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时,眼前忽然出现了一幅画面——朦胧的月光透过垂帘照进房中,伴随着阵阵晚风,吹动了翠竹,闺中人倚着屏风,黛眉紧锁,眼含愁。台阶上三两枝花朵沾着露珠,就像她带泪的脸庞满含着怨恨……“这不正是多情空留恨吗?”
明雪立即读懂了这首词的含义,也感同身受。尤其是这几日,与刘文君接触越多,对他的感情就越深,每到夜深人静时,燥热难耐,她便会起身来到窗前吹风,望着刘府的方向释放自己的情感。时而怡悦,时而又低落,患得患失,亦如这首词里的女子那般,双黛愁……片刻后,她就磨墨提笔,将“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这句词画了出来。紧接着,她还是用剔除焦墨的画法,完成了灯面。不过,她不想再按照“夜如昼”的制作工艺来完成这盏灯,而是选用老明家的独特工艺——海市蜃楼。通过折叠灯面,造成一种视觉立体感,再借由火光的折射,以及插在灯座上的活动中轴,让画面“动”起来。尤其在晚上,火光映照着画面上的月亮,仿佛月光真的来到了灯笼上,让画中的女子更显逼真,就连她眼角的泪滴也仿佛随时会掉落一般。“就叫你‘眉间愁’吧。”
明雪对自己做的这款灯非常满意,遂取名“眉间愁”,挂在了自己的窗前,还舍不得拿去铺子卖。望着灯面上眉间染愁的女子,她感觉那就是自己,思念着尽管相隔不远,却难以触及的那位郎君。“若我爹和弟弟还在世就好了。”
她忍不住哀叹道2。如果家中有男子,她便不用牺牲自己的婚姻和爱情来保住“花灯明”。带着这样的愁绪,她又翻开了刘文君借她的诗集,继续寻找灵感,同时发泄心情……“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就在桌案上的烛火即将燃尽之际,她终于找到了另一首能带给她画面的诗句,来自唐朝诗人司马扎的《宫怨》。这是一首典型的讲述宫女被幽禁深苑,葬送青春的古诗,尤其是最后这两句,通过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