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千金难得书一纸 百家竞学乞巧丝(5/6)
笔神,墨香千年养人魂。安霁一边讲着杭罗厂里随着时代更迭的几种织机,拿到了书的五人当中已经有人翻开看了起来。
书卷入眼,如故人相交,未必轰轰烈烈,却也雁过留痕。书中的五姐儿和六姐儿、李大娘子和方衙内,不但震撼了当初的安霁,同样刻在了此番来人的心中。
书卷送香,似故人远信,未必华丽辞藻,定也切心动人。佚名古书里的一字一句,将千载前那群能以杭罗为生计,也能靠自己双手获得独立与认可的人儿,同如今对杭罗心生倾慕的人儿们心紧紧牵在一起,未见丝丝缕缕,却知字句有情。
“这个是一件清末民初留下来的横罗、春罗的一件衣服,你们可以摸摸看,依旧保存得很完好,抛开历史价值,只要舍得,也是完全能穿的。”
经历了时间的印染,原本的色彩蒙上一层淡淡的白灰,给墙上挂着的这件衣裳更添几份高级感。
得了安霁应允,五人毫不客气地上手摸了过去。仔细看,就会发现几人只敢小心翼翼地摸摸衣角,生怕勾到丝线,毁了这件衣裳。
“软软糯糯的,还很滑,好好摸哎。”
触手可及,仿佛是在与百余年前那位同裁缝细讲自己的要求,得到这件宝贝衣裳的故人交流。
亦仿佛在和百余年前那位织出这段横罗与春罗的织工十指相触,同这段绵延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促膝长谈,灵光处,心有灵犀。
“我们可以学么?”
五人当中有个女孩子主动开口,圆圆的面庞有些微胖,整个人看起来就和这杭罗料子一样软软糯糯,开口却是没有半分躲闪。
“之前只听说过绫罗绸缎,最近看到《诗里西湖》才知道杭罗。”
“父母那一辈,提起丝绸,总好像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宝贝,哪怕现在一个月的工资能买十几米、几十米,他们依旧觉得这是一种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珍宝。”
姑娘的理由很是充分,看看身边不甚敢开口的同伴,干脆开口也替其余四人把话说了:“我们好多都是感兴趣诗词、书法、汉服、古筝这些才慢慢关注这方面,现如今才了解到杭罗,只要能学,我们肯定好好学。”
“我大学的专业是新媒体运营方向的,和您一样,学杭罗和我的专业不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