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章 未雨绸缪(1/4)
“邹书记不是说大队没办法开工资吗?”
陈厉记得那位在学校吃饭,书记邹平说了大队没办法开工资。
“新来的老师是工资+粮食,每个月发186元,剩下的发粮食。
邹书记调去公社了,现在王建国是书记,队长是何水生。”
查玉新介绍了一下冲麻大队的情况,干部有了变化。
“那得恭喜何叔和王队长了。查老师,你的机会不是来了吗?会计和文书两个岗位,机会很大哦。”
陈厉走之前冲麻大队的文书是空着的,现在邹平调包河了,何水生的会计位置也空出来了。
“你走后没多久,文书就定了,是下面生产队的会计,何队长找的人。
新来的老师是邹书记临走前找来的。”
冲麻现在就剩一个会计的位置,查玉新没有把握。
“文书早有人了啊,不过会计这个岗位你也有很大机会,该竞争还是要竞争一下。”
陈厉劝道,万一运气好,过几年公社改乡镇了,说不定还能成为乡镇干部。
“玉新,你们认识?”
一起来送亲的人看到查玉新和陈厉聊得很开心,忍不住好奇。
“是的,叔,这是陈厉老师,是李老师的小舅子,以前是五常村的。”
查玉新介绍了一下,陈厉跟对方聊了两句。
吃过饭,陈厉和查玉新去别的地方聊天。
第二天,陈厉也去帮忙了,错过早饭就把查玉新他们送走了。
转眼,时间到了六月份,陈厉来到大石县一中报名。
虽然已经是恢复高考的第三年了,报名的人还是很多。
这次,陈厉报了燕京大学,专业报了英语,英语专业除了试卷还有考口语。
陈厉报英语专业,是为了防止被人截取录取通知书。
口语考试的时候,自己就会被人记住,若是有人顶替,很容易就会被发现。
毕竟不会的人,他是说不出来的。
英语广泛应用在对外交流中,改革开放后需要会英语的人才。
对就业很有帮助。
燕京大学+英语专业,在改革开放中可是很有优势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