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一鼓作气(五)(2/3)
处,而是穷惯了的人,最怕的是饿肚子。
农人多数学完拼音,识得了字,就立刻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只想尽早挣钱,不读书在他们看来只是受穷,不挣钱那可能就要饿死了。
秘书:“那姑娘看了几本书,还真敢在村中教人算数,这还真是个聪明人,农人哪里用得上认字?反而是算数实用,毕竟常与货郎买卖东西。”
“就这么着,那姑娘先从娃娃们开始,渐渐发展到农妇,再由农妇到农夫。”
“阮姐你说过,农人不能成事,不是因为他们不能打,而是没有指导,没有理论知识。”秘书,“有这姑娘在,最后这一环就成了,乡老驱赶货郎,准备打死了事的时候,就是这姑娘先挥了棍子。”
“也是她在农人们打死了乡老们后,写了文书,让货郎转交给咱们。”秘书笑道,“字是丑了点,许多字还不会写,用了拼音,不过头头是道,是个可塑之才。”
“就这还不算,当日便将乡老一家拿了下来,全捆在屋里。”
“又靠着各村的姻亲关系串联,联合了佃户,将各村的乡老地主全控制住了。”
“尤其杨村,老地主刚死,小的年纪不大,竟不用打,自己从了她。”
“她还写了认罪书,揽了打死乡老的罪过。”秘书微微摇头,“这人啊,以前不行,还真不是脑子笨的缘故,咱们不过派了点货郎过去,有才之人顷刻便冒了头。”
“不要藏着掖着。”阮响说,“这事找个人捉刀,好好写一写,贴到各地的布告栏上,至于打死了人,也是乡老先动手要打死货郎,农人们都是好心,不是忘恩负义的货色。”
“是。”秘书还是忍不住笑,“百姓们爱看这个。”
百姓们爱看善恶有报。
“这姑娘叫什么名字?”阮响问道。
秘书:“赵翠花。”
阮响微微点头:“如今在何处?”
“咱们的人还在路上,过去了要等她交接。”秘书想了想,“估计要过半个月才能送到钱阳县。”
“虽然果断,手段还是稚嫩。”阮响能从秘书平铺直叙的话语中感受到累累杀机,“心气是有了,还是要好好读书,多学一学。”
“说不定又是我一员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