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为政举措(1/3)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著作的《资治通鉴》是这样评价武则天的: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宋太祖位面,作为唐朝之后的宋朝,对于神迹狂里面说的事情,赵匡胤是清楚明了的,所以他神迹的时候就显得百无聊赖。
原本感觉无聊的赵匡胤看到里面提到的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唰”一下站了起来,欣喜的说道:“这个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一定是我大宋的人才,流芳百世的那种。”
旋即,他又疑惑道:“大宋就是大宋,这个神明怎么说是北宋,难道是我大宋的北边?”
此时的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不知道自己的后代竟然那么的不争气,北方金国南下,把大宋的首都东京都给攻占了,这且不算,还把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直接掳走弄出来靖康之耻这样的事情,把大宋分成了北宋和南宋。
【武则天在政治上的第三成就是广开言路,注意纳谏。】
【武则天知道纳谏的重要性,在建言十二事中,“广言路”、“杜谗口”,也拥有极高的重要性。她还放置铜箱子在朝堂上,鼓励百姓。】
【武则天的政令严厉,刑罚也很严峻,但是她对于直言敢谏的臣民却十分敬重,当他们有谏言的时候,都会尽量采纳他们的建议,即使朝臣在给她提建议的时候,言论上有不妥当的地方,她也会宽容的对待他们,不追究他们的责任。】
【在武则天统治的武周时期,因为她不会怪罪直谏的大臣,所以直言敢谏得风气在朝堂上兴起,这样的风气可以使她改革弊政、政治清明。】
各个位面的掌权者,看到这里的时候褒贬不一。
明太祖位面,朱元璋说道:“我是皇帝,我说了算,我不需要其他的指点。”
听闻此话,马皇后不赞同的说道:“不能这样,就是因为皇上是皇帝,皇上的一举一动,皇上随意的一个政令,影响的都是天下百姓的性命。”
朱元璋冷哼一声:“都是些酸儒,整天叽叽喳喳,吵来吵去,烦死了,还是打仗好。”
“皇上,不可,刚才的言论若是被其他朝臣知道了,他们会对你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